时间: 2025-05-02 05:59: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9:14
提防:动词,意指小心谨慎地防备,以防不测或避免危险。字面意思是指提前做好防范措施,以防止可能发生的不利情况。
提防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提防之,勿使失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逐渐固定,成为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提防常与谨慎、预防的思想相联系。在社会生活中,提防也常用于提醒人们注意安全,防范风险。
提防一词常带有一种紧张、警惕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需要时刻保持警觉,以防不测。这种情感反应在表达中常表现为对潜在危险的担忧和预防。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多次提醒家人和朋友提防各种风险,如交通安全、网络安全等。这种提醒有助于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减少意外发生的可能性。
诗歌:
夜幕低垂,星光闪烁,
我提防着黑暗中的幽灵。
心中的警钟长鸣,
守护着梦中的安宁。
视觉:提防可能让人联想到夜晚巡逻的警察,或是在黑暗中警惕的眼睛。 听觉:提防可能让人联想到警报声、脚步声或是心跳加速的声音。
在英语中,提防可以对应为“be on guard”或“watch out”,在不同文化中,提防的含义和用法基本相似,都强调预防和警惕。
提防是一个重要的词汇,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保持警觉,预防潜在的危险。通过对提防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以及它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灵活地运用提防这一词汇,以增强我的表达能力和安全意识。
1.
【提】
(形声。从手,是声。本义:悬持;悬空拎着物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提,挈也。 、 《诗·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 《庄子·养生主》-提刀而立。 、 明·魏禧《大铁锥传》-一贼提刀。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椊下提殴之。 、 《聊斋志异·促织》-提竹筒丝笼。
【组词】
提壶,提桶;提开水;提掳、 提举
2.
【防】
(形声。从阜,方声。本义:堤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防,堤也。 、 《周礼·稻人》-以防止水。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町原防。 、 《礼记·郊特性》-祭防与水庸。 、 《管子·度地》-大者为之堤,小者为之防。 、 《吕氏春秋·慎小》。又如:防隅(水防山隅);沟防;堤防-巨防容蝼而漂邑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