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03: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03:10
词汇“星带”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是一个较为专业的术语,或者是某个特定领域或文化中的词汇。由于缺乏具体的使用背景和广泛的认知度,我们将尝试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
“星带”字面意思可能指的是由星星组成的带状区域。在不同的语境中,它可能有不同的含义,比如在天文学中可能指的是由众多星星组成的带状天体结构,如银河系的旋臂。
在天文学中,“星带”可能指的是银河系中的旋臂,这些旋臂是由恒星、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带状结构。在文学作品中,“星带”可能被用来形容夜空中星星排列成带状的美丽景象。
同义词:星河、星链 反义词:(由于“星带”是一个较为特定的词汇,反义词可能不明显)
“星带”这个词可能没有悠久的历史,它可能是随着天文学的发展而出现的词汇。在古代文献中,类似的描述可能使用“星河”或“星链”等词汇。
在中国文化中,星星常常被赋予美好的寓意,如“星光灿烂”、“星辰大海”等。因此,“星带”也可能被用来象征美好和广阔。
“星带”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的夜晚、浩瀚的宇宙和无限的遐想。它可能激发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对自然美的赞叹。
(由于“星带”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的例子可能较少)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低垂,星带如织,银河的轻纱披在无垠的天穹。”
视觉上,“星带”可能让人想到夜空中星星排列成带状的美丽景象。听觉上,可能联想到宁静的夜晚,偶尔传来的虫鸣声。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可能使用“star belt”或“stellar belt”来描述类似的概念,但其使用频率和具体含义可能因文化而异。
“星带”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但在特定的科学和文化语境中,它承载着丰富的意义和联想。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拓宽我们的知识面和词汇量,增强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
1.
【星】
(象形。从晶,生声。晶象形。本义:星星)。
同本义 宇宙间发射或反射光的天体。
【引证】
《说文》。按,散文则统谓之星,对文则五纬为星,二十八宿为辰。-星,万物之精,上为列星。 、 《书·尧典》-日月星辰。 、 《书·洪范》。郑注:“星,五星也。”-四曰星辰。 、 《荀子》-列星随旋,日月递炤。(炤:照耀)
【组词】
星筹、 星霜、 星桥、 星布、 星列
2.
【带】
(象形。小篆字形,上面表示束在腰间的一根带子和用带的两端打成的结。下面象垂下的须子,有装饰作用。本义:大带,束衣的腰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带,绅也。上象系佩之形。佩必有巾,从重巾。 、 《仪礼·士虞礼记》-不说带。 、 《诗·卫风·有狐》-之子无带。 、 《左传·桓公二年》-带裳幅舄。 、 《世说新语·文学》-王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 、 《墨子·公输》-子墨子解带围城。
【组词】
带冕、 带围、 带钩、 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