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4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47:56
五味子 是一种中药材,学名为 Schisandra chinensis,属于五味子科植物。其果实具有五种味道:酸、甜、苦、辛、咸,因此得名“五味子”。在中医中,五味子被用作滋补强壮、安神益智的药物,常用于治疗咳嗽、哮喘、失眠等症状。
五味子一词源于其果实具有五种味道的特性。在古代中医文献中,五味子已被广泛记载,其药用价值和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在**文化中,五味子与中医药文化紧密相关,被视为一种珍贵的药材。它也常出现在传统节日和健康相关的活动中。
五味子可能让人联想到传统、自然和健康。它作为一种药材,可能激发人们对自然疗法和中医智慧的尊重和好奇。
个人可能在生活中遇到五味子作为保健品或中药材的情况,例如在中药店购买或在家中制作五味子茶。
在诗歌中,五味子可以被用来比喻人生的复杂情感:
生活如五味子,酸甜苦辣咸, 每一种味道,都是生命的馈赠。
五味子的红色果实可能让人联想到秋天的丰收和温暖的颜色。在听觉上,可能联想到传统中药店的氛围和声音。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五味子可能被称为“Schisandra”或“Chinese Magnoliavine”,但其文化意义和使用情况与中文中的五味子有所不同。
五味子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其作为药材的实际用途,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和情感联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化背景和语言的多样性。
1.
【五】
(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 、 《诗·齐风·南山》-葛屦五两。 、 《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
四加一的和。
【引证】
《广韵》-五,数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唐·李朝威《柳毅传》-塞其五山。 、 宋·苏洵《六国论》-五战于秦。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起则五六揖。 、 清·方苞《狱中杂记》-监五室。
2.
【味】
(形声。从口,未声。本义:滋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味,滋味也。 、 《周礼·疾医》-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 、 《鹖冠子·泰录》-味者,气之父母也。 、 《礼记·礼运》-五味六和十二食。 、 《吕氏春秋·察今》-一镬之味。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其味皆苦。 、 、
【组词】
味如嚼蜡、 入味、 味口、 味欲、 口味
3.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