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10: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10:04
时间差: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两个时间点之间的差异或间隔。在日常生活中,它通常指的是两个发生的时间间隔,或者是一个在不同地点发生的时间差异。
时间差这个词汇在中文中直接表达了时间的差异,其词源较为直观。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在通信和计算机领域,时间差的概念变得更加重要,因为它涉及到数据同步和系统效率。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时间差在跨时区的交流和合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国际会议和远程工作都需要考虑时间差的影响。
时间差可能引起焦虑或不便,尤其是在需要准时协调的活动或会议中。它也可能带来机会,如在不同时区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服务。
在跨国旅行中,我经常需要调整自己的生物钟以适应新的时间差,这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适应新环境的方式。
在诗歌中,时间差可以用来比喻人生的不同阶段或经历的变迁:
岁月如梭,时间差里藏着青春的秘密, 晨曦与黄昏,是日与夜的对话。
时间差可以通过视觉艺术表现,如通过不同时区的钟表来展示时间的流逝。在音乐中,节奏的变化可以象征时间差的感觉。
在英语中,“time difference”直接对应中文的“时间差”,在不同文化中,这个概念都是用来描述时间的差异。
时间差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概念,它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了解和适应时间差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影响着我们的沟通、工作和生活方式。通过学*和分析时间差,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时间,提高效率和生活质量。
1.
【时】
(形声。从日,寺声。从“日”与时间有关。本义:季度;季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时,四时也。 、 《释名》-四时,四方各一时,时,期也。 、 《左传·桓公六年》。注:“春夏秋也。”-谓其三时不害。 、 《孟子·篇叙》。注:“谓时曰支干五行相孤虚之属也。”-三时者,成岁之要时。又,天时不如地利。 、 《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 、 《左传·闵公二年》-时事之征也。 、 《管子·山权数》-时者,所以记岁也。 、 《淮南子·天文》-四时者,天之吏也。 、 《尔雅·释天》。注:“道光照也。”-四时和谓之宝烛。 、 《书·尧典》。马注:“羲和四子掌四时。”-敬授人时。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左传·桓公六年》-谓其三时(指春夏秋)不害,而民和年丰也。
【组词】
时气、 时若、 时食、 时耕、 时夏、 时暑、 时景、 时禽、 时享、 时序、 时祀、 时田、 时令病、 时衣、 时芳
2.
【间】
(会意。古写作“閒”,“间”是后起字。金文,从门,从月。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开门月入,门有缝而月光可入。”(jiàn) 本义:门缝)。
同本义。泛指缝隙;空隙。
【引证】
《说文》-閒,隙也。从門,中见月。会意。 、 《墨子经》-有閒中也。又,閒不及旁也。 、 《孟子》-其閒不能以寸。 、 、 《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间。 、 、 宋·文天祥《 后序》-得间奔真州。
【组词】
间出、 间缺、 间蹊、 间径
3.
【差】
限度;界限。
【引证】
《后汉书》-轻用人力,缮修宫宇,出入无节,喜怒过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