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39: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39:50
1.亦作"绵蕞"。亦作"绵蕝"。亦作"绵蕝"; 据《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载,叔孙通欲为汉高祖创立朝仪,使征鲁诸生三十馀人,叔孙通"遂与所征三十人西,及上左右为学者与其弟子百余人为绵蕞野外",习肄月馀始成。按,引绳为"绵",束茅以表位为"蕞"◇因谓制订整顿朝仪典章为"绵蕞"或"绵蕝"; 引申指经营创建; 借指表率。
1. 【绵】 - (会意。从帛,从糸(mì)。本义:丝棉,精丝绵,新丝绵)。 - 同义。 【引证】 《急就篇》。颜注:“渍茧擘之,精者为绵,粗者为絮。今则谓新者为绵,故者为絮。”-绛缇絓紬丝絮绵。 、 《资治通鉴》-身衣布衣,木緜皁帐。 、 白居易《新制布裘》-吴绵软如云。 【组词】 绵子、 绵衣、 绵帛、 绵矩
2. 【蕞】 - 战国时秦地 。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 【引证】 《集韵》-蕞,地名。在秦,一曰在新丰。 - 小的。 【引证】 《广韵》-蕞,小貌。 、 嵇康《养生论》-夫以蕞尔之驱,攻之者非一涂。 【组词】 蕞尔小邦、 蕞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