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4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47:56
开悟:字面意思是指从无知或迷惑中解脱出来,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在**中,开悟特指修行者达到的觉悟状态,即证悟真理,超越生死轮回。
开悟一词源于**术语,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表示从无知到有知的过程。
在东方文化中,尤其是**文化中,开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代表着修行者对宇宙和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在现代社会,开悟也被用来形容个体在某个领域的突破或成长。
开悟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的,它象征着智慧的增长和心灵的解放。联想上,可能会想到宁静的禅修场景或智者的形象。
在个人生活中,开悟可能发生在某个瞬间,比如在阅读一本启发性的书籍或经历一次深刻的对话后,突然对某个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
诗歌:
在寂静的夜里,星辰闪烁,
我心开悟,如莲花绽放。
尘世的喧嚣,悄然远去,
真理的光芒,照亮前方。
视觉:可能会联想到宁静的山水画或禅修者的形象。 听觉:可能会联想到宁静的冥想音乐或智者的教诲。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enlightenment”,在哲学上特指启蒙时代,而在日常生活中,也用来表示领悟或明白。
开悟是一个富有深意的词汇,它不仅在*和哲学领域有着重要地位,也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它代表着从无知到有知的过程,是智慧和心灵成长的象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开悟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1.
【开】
(会意。小篆字形,两边是两扇门,中间一横是门闩,下面是一双手,表示两手打开门闩之意。本义:开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開,张也。 、 《老子》十章-天门开阖。 、 《老子》-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 《易·系辞上》-开物成务。 、 《乐府诗集·木兰诗》-开我东阁门。 、 《资治通鉴·唐记》-遂开门纳众。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 、 《广东军务记》-午后又开西门归德门。
【组词】
开城、 开门钱
2.
【悟】
(形声,从心,吾声。本义:理解,明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悟,觉也。 、 《文选·谢混游西池诗》-悟彼蟋蟀唱。 、 《素问·八正神明论》-慧然独悟。 、 《后汉书·张酺传》-未悟见出,意不自得。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悟已往之不谏。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闻而悟之。 、 《聊斋志异·狼三则》-悟前狼假寐。 、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悟大光明法。
【组词】
觉悟、 悟心、 悟宗、 悟悦、 悟理、 悟物、 悟明、 悟佛、 悟禅、 悟道参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