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48: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48:04
感泣: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感动到哭泣”,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因为强烈的情感体验,如悲伤、喜悦、同情或感激,而流下眼泪的情况。
“感泣”这个词汇在中文中的使用历史悠久,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感”字表示感受或感动,“泣”字表示哭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更为广泛。
在**文化中,情感的表达往往被认为是人类情感丰富和真诚的体现。因此,“感泣”在描述人们因为强烈的情感体验而哭泣时,常常被赋予正面的情感色彩。
“感泣”这个词让我联想到那些触动人心的时刻,无论是电影中的感人场景,还是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互动。它提醒我情感的力量和人与人之间的深刻联系。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有一次在观看一部关于家庭和牺牲的电影时,我感泣了。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了电影中人物的情感,也感受到了自己内心的共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感泣”:
在那寂静的夜晚,星光下,
我感泣于你的温柔与无私。
每一滴泪,都是爱的证明,
在心中,永远闪烁。
想象一个安静的夜晚,一个人独自坐在窗边,泪水滑过脸颊。背景音乐是一首温柔的钢琴曲,这样的场景能够很好地唤起“感泣”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oved to tears”或“tearful”,这些词汇同样用来描述因为强烈的情感体验而哭泣的情况。
通过对“感泣”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情感表达在语言中的重要性。这个词汇不仅帮助我更好地描述和理解情感体验,也让我意识到情感在人际交流中的核心作用。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情感词汇的使用,以丰富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1.
【感】
假借为“撼”。摇动。
【引证】
枚乘《七发》-夏则雷霆,霹雳之所感也。
【组词】
感突、 无感、 感帨、 感移、 感动
假借为“憾”。怨恨。
【引证】
《左传·昭公十一年》。注:“楚常恨其不服顺。”-王贪而无信,唯蔡于感。 、 《汉书·张安世传》-何感而上书归卫将军富平侯印?
【组词】
释感、 怀感、 感恨、 感恚
2.
【泣】
(形声。从水,立声。本义:无声或低声地哭)。
同本义。
【引证】
《战国策·赵策》-持其踵为之泣。 、 唐·杜甫《石壕吏》诗-如闻泣幽咽。 、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连拜且泣。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太监泣别。
【组词】
泣励、 泣詈、 泣血捶膺、 泣血、 泣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