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1 01:22: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1:22:19
“壮武”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壮”意味着强壮、雄伟,而“武”通常指武术、武力或武士。结合起来,“壮武”可以理解为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具有强大的力量和威武的气概。
在文学中,“壮武”常用来形容英雄人物或历史**,如“壮武的将军”或“壮武的战役”。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来赞扬某人的体力和勇气,例如“他真是个壮武的小伙子”。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或体育,“壮武”可能特指那些体能和技能都非常出色的人。
“壮武”作为一个复合词,其构成部分“壮”和“武”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汉语中,“壮”常用来形容人的体魄或事物的规模,而“武”则与军事和战斗紧密相关。随着时间的推移,“壮武”这个词逐渐被用来形容那些具有强大力量和威严的人或事物。
在**文化中,“壮武”常常与英雄主义和忠诚精神联系在一起。在历史和文学作品中,壮武的形象往往代表着国家的力量和民族的骄傲。
“壮武”这个词给人以力量和勇气的联想,它激发人们对强大和胜利的向往。在个人表达中,使用“壮武”可以增强语句的气势和感染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壮武”来形容那些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的人,或者在体育比赛中表现出色的**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写:“壮武的身姿,如山岳般坚定,每一次挥拳,都是对命运的挑战。”
想象一位身穿盔甲的将军,手持长剑,站在战场上,背景是激昂的战鼓声,这样的画面和声音都能很好地体现“壮武”的意境。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valiant”或“mighty”,它们也传达了力量和勇气的概念,但在文化和语境上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壮武”这个词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这个词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让我在表达时能够更准确地传达力量和威严的情感。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会更加注意词汇的选择,以确保我的表达既准确又有力。
1.
【壮】
(形声。从士,爿(pán)声。本义:人体高大,肌肉壮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壮,大也。 、 《广雅》-壮,健也。 、 《方言》-秦晋之间凡人之大谓之奘,或谓之壮。 、 《礼记·曲礼》-三十曰壮。 、 《史记·项羽本纪》-壮士,赐之卮酒。 、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右贤王惊,夜逃,独与其爱妾一人,壮骑数百驰。 、 《逸周书》-男气壮力。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壮哉我中国少年。 、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三小姐长远勿见,好像壮仔点哉。
【组词】
壮浪、 壮盛、 壮勇、 壮武、 年轻力壮;兵强马壮;壮健
2.
【武】
(会意。从止,从戈。据甲骨文,人持戈行进,表示要动武。本义:勇猛;猛烈) 同本义。
【引证】
《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楚庄王曰,夫文止戈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财者也。 、 《易·履》-武大为于大君。 、 《诗·郑风·羔裘》-孔武有力。 、 《楚辞·九歌·国殇》-诚既勇兮又以武。
【组词】
英武、 威武、 武色、 武车、 武健、 武断乡曲
指干戈军旅之事。
【引证】
《韩非子·五蠹》-德不厚而行武。 、 《三国志·诸葛亮传》-用武之国。 、 《资治通鉴》-无用武之地。 、
【组词】
武弁、 武不善作、 武训、 武略、 武教、 武运、 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