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0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07:36
“探微”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深入细致地探索或研究事物的微小细节。它强调的是对事物进行精细、深入的分析和理解。
在文学中,“探微”常用于描述对文学作品、艺术作品或历史**的深入分析。在口语中,它可以用来形容对某个问题或现象的细致探究。在专业领域,如科学研究、医学、法律等,它指的是对专业知识的深入挖掘和精确分析。
同义词:
反义词:
“探微”一词源于汉语,由“探”和“微”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探”有探索、寻求的意思,“微”则指微小、细微。随着时间的推移,“探微”逐渐被用来形容对事物深入细致的探究。
在**文化中,“探微”体现了对事物深入理解的追求,与儒家思想中的“格物致知”相呼应。在社会背景中,它反映了人们对知识深度和精确性的重视。
“探微”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严谨和细致。它让我联想到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精细操作的场景,或是文学评论家对作品深入剖析的情景。这种词汇影响了我对事物深入探究的态度和表达方式。
在我的学术研究中,我经常需要使用“探微”的方法来分析数据和文献。例如,在分析历史文献时,我会细致地探究每一个细节,以确保我的研究结论的准确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探微”:
在时间的河流中探微,
寻找那些被遗忘的珍珠,
每一颗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辉。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位科学家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场景,或是文学评论家在书桌前仔细阅读和批注的画面。听觉上,我可以联想到实验室中仪器运转的声音,或是书页翻动的沙沙声。
在英语中,“探微”可以对应为“delve into”或“probe into”,都强调对事物深入细致的探究。在不同文化中,对细节的关注和深入探究的态度可能有所不同,但“探微”所体现的细致和深入的精神是普遍存在的。
通过对“探微”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重要性。它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态度和方法,强调对事物深入细致的探究。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探微”提醒我要注重细节,追求精确和深度。
1.
【探】
(形声。从手,罙(shēn)声。本义:摸取)。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远取犹深取也。-探,远取之也。 、 《尔雅》。注:“摸取也。”-探,取也。 、 《铨言》。注:“捉筹也。”-必探筹而定分。 、 《书·多方》-则惟尔多方探天之威。 、 《论语·季氏》-见不善如探汤。 、 《荀子·君道》-不待探筹投钩而公。 、 《列子·汤问》-日中如探汤。 、 《聊斋志异·促织》-探石发穴。
【组词】
探丸、 探囊
2.
【微】
(会意。从彳(chì);--(wēi)声。本义:隐秘地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微,隐行也。 、 《左传·襄公十九年》-崔杼微逆光。
【组词】
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