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7:27: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27:45
1.古代旌旗名。即太常旗。上画日﹑月﹑星,垂十二旒。
1. 【辰】 - (象形。金文字形,是蛤蚌壳之类软体动物的形象,“蜃”的本字。后经假借而产生了其他用法。本义;蛤蚌之类的软体动物)。 -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辰,有身也。 、 《史记·律书》-辰者,言万物之蜃也。
2. 【旒】 - 旗子下边悬垂的饰物。 【引证】 《礼记》。又如:旒旌(有垂旒的旌旗);旒缀(旌旗的垂饰。系结于旌旗之上。喻附属);旒苏(旒旗的垂饰)-旗十有二旒。 - 古代皇帝礼帽前后的玉串。 【引证】 《礼记·玉藻》-天子玉藻,十有二旒。 【组词】 旒纩;旒紞、 旒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