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6 08:38: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08:38:49
“恢恢”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宽广、广大。它通常用来形容空间或时间的广阔无垠,或者形容某种力量或影响的广泛深远。
在文学作品中,“恢恢”常用来形容天地的广阔,如“恢恢天网”形容天道的广大无边,不可逃脱。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常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法律或哲学,它可能用来形容某种普遍的规律或原则。
“恢恢”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词源可以追溯到《诗经》等古代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有所演变,但基本保持了宽广、广大的核心意义。
在**传统文化中,“恢恢”常与天道、宇宙等宏大概念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古人对宇宙秩序和自然规律的敬畏和理解。
“恢恢”这个词给人一种宏大、庄严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广阔的天地和深远的宇宙。它激发人们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可能引发对人生和命运的深思。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不会经常使用“恢恢”这个词,但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或思考宇宙和人生问题时,它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表达工具。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恢恢”:
恢恢天宇下,星辰共辉映。 人间万象生,岁月悠悠行。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广阔无垠的草原或星空,给人以恢恢的感觉。在音乐中,某些宏大的交响乐章或自然声音(如风声、海浪声)也能引发恢恢的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vast”或“expansive”,它们也用来形容空间的广阔或影响的深远。
“恢恢”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远的情感联想。它不仅是一个形容词,更是一种对宇宙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恢恢”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
1.
【恢】
(形声。从心,灰声。本义:志气大;大;广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恢,大也。 、 《左传·襄公四年》-不恢于夏家。 、 《公羊传·文公十五年》-恢郭也。 、 《楚辞·守志》-配稷契兮恢唐功。 、 《庄子·齐物论》-恢恑谲怪。 、 李曾伯《沁园春》-酒量犹恢。 、 《庄子·养生主》-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组词】
恢伟、 恢奇、 恢台、 恢卓、 恢恢、 恢郭
2.
【恢】
(形声。从心,灰声。本义:志气大;大;广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恢,大也。 、 《左传·襄公四年》-不恢于夏家。 、 《公羊传·文公十五年》-恢郭也。 、 《楚辞·守志》-配稷契兮恢唐功。 、 《庄子·齐物论》-恢恑谲怪。 、 李曾伯《沁园春》-酒量犹恢。 、 《庄子·养生主》-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组词】
恢伟、 恢奇、 恢台、 恢卓、 恢恢、 恢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