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03: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03:42
词汇“炉铸”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炉”和“铸”。下面我将从不同的角度对“炉铸”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炉铸”字面意思是指在炉中熔化金属,然后将其倒入模具中制成器物的过程。这个词汇通常用于描述金属加工的一种方法,即铸造。
“炉”字源自古代汉语,最初指用于加热的设备,如火炉。“铸”字同样源自古代汉语,最初指将金属熔化后倒入模具中制成器物的行为。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描述金属铸造过程的词汇“炉铸”。
在**古代,炉铸技术是制造青铜器、铁器等重要工艺之一,对古代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炉铸技术的进步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炉铸”这个词给人一种坚实、稳重的感觉,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工匠的技艺和金属制品的坚固耐用。
在现代生活中,炉铸技术仍然广泛应用于各种金属制品的生产,如汽车零件、建筑材料等。
在诗歌中,可以将“炉铸”比喻为人的性格或意志的形成过程:
他的心志,如同炉铸的钢铁,
历经千锤百炼,依旧坚不可摧。
在英语中,与“炉铸”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casting”或“foundry”,它们也指金属铸造的过程。
“炉铸”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个具体的工艺过程,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历史背景和象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和历史。
1.
【炉】
(形声。从火,盧声。本义:贮火的器具,作冶炼、烹饪、取暖等用)。
火炉。
【引证】
《说文》-鑪,金鑪也。 、 《声类》-炉,火所居也。 、 《左传》-邾庄公废于鑪炭。 、 《淮南子·齐俗》-鑪橐埵坊。 、 《韩非子》-奉炽炉,炭火尽赤红。 、 清·张潮《核舟记》-左手抚炉。
2.
【铸】
(形声。从金,寿声。甲骨文字形,会意。上面是双手拿“鬲”(lì,古炊具),下面是“皿”;鬲、皿表熔化金属的锅炉。中间象被熔铸的金属。小篆变为形声字。本义:铸造)。
同本义 。锤炼,雕琢金属或以液态非金属材料(如塑料)浇制成器的统称。
【引证】
汉·贾谊《过秦论》-铸以为金人。 、 《后汉书·张衡传》-以精铜铸成。
【组词】
铸印、 铸冶、 铸兵、 铸作、 铸金、 铸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