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4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43:52
词汇“方峻”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也没有明确的基本定义。因此,我们将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即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出发。
“方峻”由两个汉字组成:“方”和“峻”。
结合起来,“方峻”可能指的是一种正直而严厉的态度或性格,或者形容地势险峻且方正。
由于“方峻”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如果存在使用,可能是在文学作品中形容人物性格的正直严厉,或者在地理描述中形容地形的险峻且有规则。
由于“方峻”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以下例句是假设性的:
由于“方峻”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无从考证。
如果“方峻”在某些文学作品中被使用,它可能反映了作者对于正直和严厉性格的赞美,或者对于自然景观的描绘。
对于个人而言,“方峻”可能带来一种坚定和不可动摇的印象,可能与高山、严格的纪律等形象相关联。
由于“方峻”不是一个常见词汇,个人应用可能较为有限。如果在生活中遇到,可能是通过阅读某些特定文学作品。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方峻”来形容一种坚定不移的情感或态度:
视觉上,“方峻”可能让人联想到陡峭的山峰或严格的建筑结构。听觉上,可能与严肃的音乐或命令声相关。
由于“方峻”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无从比较。
“方峻”作为一个非标准词汇,其使用和理解可能较为有限。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词汇的背景和可能的语境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其含义和用法。尽管“方峻”不是一个常见词汇,但它展示了汉语词汇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1.
【方】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 、 《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大夫方舟。 、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 、 《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不足方。 、 《国语·齐语》-方舟设泭。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资治通鉴》-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 、 《史记·郦食其列传》-蜀汉之粟,方船而下。
【组词】
方轨、 方轩
2.
【峻】
(形声。从山,雋(jùn)声。本义:高而陡峭)。
同本义。
【引证】
《楚辞·屈原·涉江》-山峻高而蔽日兮。 、 《北齐书·高昂传》-山道峻隘。 、 《韩非子·奸劫弑臣》-是犹上高陵之颠堕峻溪之下而求生。
【组词】
峻危、 峻朵、 峻岭、 峻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