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46: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6:33
夏篆:夏篆是指**古代夏朝时期的文字,属于甲骨文的一种。夏篆的字形较为古朴,线条粗犷,反映了早期文字的原始风貌。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夏篆可能被用来描述古代的历史场景或文化背景,增强作品的历史感。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夏篆一词较少直接使用,更多出现在学术讨论或历史讲座中。 专业领域:在考古学、历史学和古文字学等领域,夏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用于解读古代文明和历史文献。
同义词:甲骨文、古文、金文 反义词:现代文、简体字
夏篆的词源来自于**古代的夏朝,是甲骨文的一种。随着时间的推移,夏篆逐渐演变为更加成熟的文字系统,如商朝的甲骨文和周朝的金文。
夏篆作为*古代文字的一种,反映了夏朝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人们的书写惯。它是**文字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对于研究古代文明和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夏篆给人一种古老、神秘的感觉,联想到远古时代的文明和智慧。它激发人们对历史的敬畏和对知识的渴望。
在参观博物馆时,我曾看到过夏篆的拓片,那种古朴的字形让我对古代文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夏篆:
夏篆古朴,刻画千年,
文明之光,穿越时空。
夏篆的字形让人联想到古代的石刻和青铜器,视觉上给人一种厚重和沧桑感。听觉上,可以想象古代人们在石壁上刻字的沉闷声响。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古代文字如埃及的象形文字、苏美尔的楔形文字,它们都有各自独特的字形和历史背景,反映了不同文明的书写传统。
夏篆作为*古代文字的一种,不仅具有历史研究的价值,也激发了人们对古代文明的兴趣和探索。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夏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字的演变和文化传承。
1.
【夏】
(会意。据小篆字形,从页,从臼,从攵。页(xié),人头。臼(jù),两手,攵(suī),两足。合起来象人形。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
同本义。也称华夏、诸夏。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就全地言之,中国在西北一小隅。故陈公子少西字夏,郑公孙夏字西。”-夏,中国之人也。
2.
【篆】
(形声。从竹,彖(tuàn)声。从竹,与简册有关。本义:即篆书。汉字的一种书体,通常包括大篆、小篆,一般指小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故史籀所作为大篆,李斯所作为小篆,又有以摹印者为缪篆。其实许君所云八体,唐元度所云十体,下至韦绩所云五十六种云,梦英所云十八种书,皆得之篆也。-篆,引书也。谓引笔而箸之于竹帛。 、 左思《吴都赋》。注:“篆书于素也。”-鸟书篆素。 、 明·魏学洢《核舟记》-用篆章一。
【组词】
篆炉、 篆体、 篆虫、 篆题、 篆隶、 篆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