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4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47:00
词汇“撤守”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撤”和“守”。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撤守”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撤守”的字面意思是撤退并放弃防守。在军事或战略语境中,它指的是部队从某个阵地或区域撤退,并放弃对该区域的防御。
“撤”字古汉语中意为撤离、撤退,而“守”字意为防守、守护。两个字组合成“撤守”,强调了撤退和放弃防守的双重含义。
在**历史上,许多战役和军事行动中都有“撤守”的策略应用,如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后,曹操的撤守策略。
“撤守”往往带有一种无奈和被迫的情感色彩,因为它通常是在不利情况下采取的行动。
在个人生活中,“撤守”可以比喻为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暂时退一步,重新评估情况,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
在诗歌中,“撤守”可以用来形容情感的退却,如“爱情的战场上,我选择了撤守,只为寻找更深的理解。”
想象一幅画面:夕阳下,一支军队有序地撤离战场,背景音乐可能是悲壮的军乐,这样的场景会让人联想到“撤守”的含义。
在英语中,“撤守”可以对应为“retreat and defend”或“withdraw and abandon defense”,但其使用频率和语境可能有所不同。
“撤守”是一个具有特定军事含义的词汇,但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有比喻性的应用。了解其字面意义、语境使用和情感联想,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
1.
【撤】
(形声。从手,(chè)声。本义:撤去)。
同本义。
【引证】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组词】
撤酒席;撤火、 撤帘、 撤案
2.
【守】
(会意。从宀,从寸。宀表示房屋;寸是法度。合起来表示掌管法度。本义:官吏的职责,职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寺,廷也;府,文书藏也。-守,官守也。从门,寺府之事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左传·二十一年》-王巡虢守。 、 《周礼均人》。注:“地守,衡虞之属。”-均地守。 、 《周礼·内宰》。注:“宿卫者。”-纠其守。 、 《荀子·王制》。注:“谓地也。”-虽守者益。 、 《左传·隐公五年》-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 《孟子·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