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31: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1:42
耒耨:农具。比喻耕作所得的利益。
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丝枲所生,散于数万里之外。
1.
【耒】
(象形。古代的一种翻土农具,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头,用以松土,可看作犁的前身。“耒”是汉字部首之一,从“耒”的字,与原始农具或耕作有关。本义: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像木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耒,手耕曲木也。 、 《礼记·月令》。注:“耒耜之上曲也。”-天子亲载耒耜。 、 《庄子·胠箧》。李注:“耜柄也,犁也。”-耒耨之所刺。 、 《后汉书·章帝纪》-耜其柄,耜其刃。 、 《韩非子·五蠹》-身执耒臿。
2.
【耨】
(会意。从耒,从辱。耒,翻土的工具。字本作“辱”,从辰,从寸。“辰”表示蜃的贝壳,古代的耕具,“寸”表示用手操作。“辱”借为“耻辱”字,遂产生“耨”字。本义:锄草,耕作)。
同本义。
【引证】
《吕氏春秋》-人耨必以旱,使地肥而土缓。(以:由于。)
【组词】
耨耕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利】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利铦也。 、 《易·系辞》-其利断金。 、 《老子》-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荀子·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孟子·公孙丑下》-兵革非不坚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