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13: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13:33
深耕易耨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深耕细作,易于除草”。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农作物种植时,土地被深翻细作,使得杂草易于清除,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引申含义是指在做事情时要深入细致,精益求精,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文学作品中,深耕易耨 常用来比喻对学问或技艺的深入钻研。在口语中,它可以用来鼓励他人做事要细致认真。在专业领域,如农业、教育或管理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强调细致管理和深入研究的重要性。
深耕易耨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农业实践。在古代,农民通过深耕土地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成为一种普遍的工作和学态度。
在传统文化中,农业被视为国家的根本,因此与农业相关的成语和谚语在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深耕易耨 体现了人对勤劳和细致工作的重视,这种价值观在社会中被广泛传承和推崇。
深耕易耨 这个成语给人以稳重、踏实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勤劳的农民在田间辛勤工作的场景,以及通过不懈努力获得丰收的喜悦。这种联想鼓励人们在任何领域都要坚持不懈,追求卓越。
在我的学*过程中,我经常提醒自己要像耕田一样,对知识进行深耕易耨,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并应用所学的内容。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深耕易耨,细雨润心田,
知识的种子,在勤奋中发芽。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农民在春雨中深耕土地,远处传来鸟儿的歌唱声,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宁静和希望。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to till the soil diligently" 或 "to work meticulously", 这些表达也强调了细致和勤奋的重要性。
深耕易耨 这个成语不仅是对农业实践的描述,更是一种生活和工作的哲学。它提醒我们在任何领域都要深入细致,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帮助我传达细致和勤奋的价值观。
今农夫祁寒暑雨,~,播种五谷,吾得而食之。
1.
【深】
(形声。从水,深声(shēn)。本是河流名。深浅的深,本作“深”。本义:水名)。
古水名 。即今湘水支流之一的潇水。今潇水上源至江华县一段仍称深水。
【引证】
《说文》-深,深水。出桂阳南平,西入营道。
2.
【耕】
(形声。从耒(lěi),井声。从“耒”,表示与耕作有关。本义:犁田)。
同本义。翻松田土。
【引证】
《正字通》-耕,治田也。 、 《说文》。按,人耕曰耕,牛耕曰犁。-耕,犁也。从耒,井声。一曰古者井田,谓从井,会意。 、 《山海经·海内经》-稷之孙曰叔均,是始作牛耕。 、 《齐民要术·耕田》-凡秋耕欲深,春夏欲浅,犁欲廉。 、 《孟子·梁惠王上》-深耕易耨。 、 《乐府诗集·陌上桑》-耕者忘其犁。 、 《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
【组词】
耕食、 耕桑、 耕垡、 耕植
3.
【易】
(象形。本义:蜥易)。
换,交换。
【引证】
《列子·汤问》-寒暑易节。 、 《战国策·魏策》-寡人欲以百里之地易安陵。 、 、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易寡人之璧。 、 《左传·哀公八年》-楚人围宋,易子而食。 、 李斯《谏逐客书》-移风易俗。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
【组词】
易筋经、 易箦、 易货、 易地、 易身
4.
【耨】
(会意。从耒,从辱。耒,翻土的工具。字本作“辱”,从辰,从寸。“辰”表示蜃的贝壳,古代的耕具,“寸”表示用手操作。“辱”借为“耻辱”字,遂产生“耨”字。本义:锄草,耕作)。
同本义。
【引证】
《吕氏春秋》-人耨必以旱,使地肥而土缓。(以:由于。)
【组词】
耨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