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53: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53:47
词汇“瑶篆”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词汇。以下是对“瑶篆”的深入学*和分析:
“瑶篆”的字面意思可以拆分为“瑶”和“篆”两个部分。“瑶”通常指瑶族,是的一个少数民族,而“篆”则指篆书,是古代的一种书法形式,特指秦朝统一文字前的古文字,如大篆、小篆等。因此,“瑶篆”可能指的是瑶族文化中使用的篆书文字,或者与瑶族相关的篆书艺术。
由于“瑶篆”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种古老而神秘的文化符号或艺术形式。在专业领域,如民族学、艺术史等,可能会用来指代具体的瑶族文化遗产或艺术作品。
同义词:瑶文、瑶书 反义词:现代文、简体字
“瑶篆”的词源可能与瑶族文化和篆书艺术的发展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可能在特定的文化圈内流传,但在更广泛的汉语使用中并不常见。
在**多元的民族文化中,瑶族文化以其独特的艺术和传统而著称。“瑶篆”可能代表了瑶族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反映了瑶族人民对美的追求和文化的传承。
提到“瑶篆”,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老、神秘和美丽的文化符号。它可能激发人们对瑶族文化的兴趣和对传统艺术的欣赏。
由于“瑶篆”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接触到这个词汇。它更多地出现在专业学*或文化研究的场合。
在创作诗歌或故事时,可以将“瑶篆”作为一个象征元素,用来描绘某种古老而神秘的文化场景,或者表达对传统艺术的敬仰和追求。
结合图片,可以展示瑶族的篆书艺术作品,让人直观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结合音乐,可以选择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营造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氛围。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瑶篆”的词汇,但可以比较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类似艺术形式,如藏文、蒙古文等,探讨它们在各自文化中的意义和影响。
“瑶篆”作为一个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它代表了瑶族文化的独特性和传统艺术的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文化知识和语言表达的多样性。
1.
【瑶】
(形声。从玉,本义:似玉的美石)。
同本义。亦泛指美玉。
【引证】
《说文》-瑶,石之美者。 、 《左传·昭公七年》-赂以瑶瓮。 、 《周礼·内宰》-瑶爵。 、 《书·禹贡》。孔传:“瑶、琨皆美玉。”-厥贡惟金三品,瑶琨、 、 《诗·大雅·公刘》-何以舟之, 维玉及瑶。
【组词】
瑶琴、 瑶佩、 瑶华
2.
【篆】
(形声。从竹,彖(tuàn)声。从竹,与简册有关。本义:即篆书。汉字的一种书体,通常包括大篆、小篆,一般指小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故史籀所作为大篆,李斯所作为小篆,又有以摹印者为缪篆。其实许君所云八体,唐元度所云十体,下至韦绩所云五十六种云,梦英所云十八种书,皆得之篆也。-篆,引书也。谓引笔而箸之于竹帛。 、 左思《吴都赋》。注:“篆书于素也。”-鸟书篆素。 、 明·魏学洢《核舟记》-用篆章一。
【组词】
篆炉、 篆体、 篆虫、 篆题、 篆隶、 篆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