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2:12: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2:12:27
词汇“横民”在中文语境中并不常见,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特定领域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横”通常指横向、横跨或不正直,而“民”指人民或民众。结合这两个字,“横民”可能指的是行为不正直或横行霸道的民众。然而,由于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较低,其确切含义可能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
由于“横民”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历史可能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横”和“民”两个常用字组合而成,用以描述特定类型的民众。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下,“横民”可能被用来批评那些不遵守社会规范、破坏社会和谐的人群。
由于这个词汇的生僻性,个人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
在创作中,可以将“横民”作为一个象征性的词汇,用来描绘一个混乱无序的社会环境。
由于“横民”是一个较为特定的词汇,其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太明确。
“横民”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个描述特定社会现象的词汇工具。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观点或情感。
1.
【横】
横暴;放纵。 同: 犷
【引证】
《孟子》。按,皆纵恣悍厉之谓。-处士横议,以待我以横逆,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 、 《荀子·修身》。注:“不顺理而行也。”-横行天下。 、 扬雄《长杨赋》。注:“自纵也。”-东夷横畔。 、 《汉书·彭宠传》注-以威力相胁曰横。
【组词】
蛮横;横政、 横侈、 横虐、 横逆、 横逞、 横施、 横议、 横杀
祸害。
【引证】
《世说新语·自新》-谓为三横。 、
2.
【民】
(指事。从古文之象。古文从母,取蕃育意。古代指黎民百姓,平民。与君、官对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古文从母。取蕃育也,上下众多意,指事。-民,众萌也。从古文之象。 、 《广雅》。按,土著者曰民,外来者曰氓。-民,氓也。 、 《谷梁传·成公元年》-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 、 《左传·桓公六年》-夫民神之主也。 、 《左传·闵公元年》-无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 、 《书·舜典》-黎民阻饥。 、 《书·盘庚上》-民不适有居。 、 《诗·小雅·何草不黄》-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 《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 《史记·项羽本纪》-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 《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组词】
民夫、 民户、 民居、 民服、 民宅、 民望、 民牧、 民情、 民役、 民利、 民命、 民和、 汉民;回民;藏民;民壮、 渔民;农民;牧民;民膏、 民经、 民熙物阜、 民害、 民力、 民脂、 民财、 民纪、 民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