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2:07: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2:07:25
垢染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污垢或污染。它通常用来描述物体表面或环境的脏污状态,也可以比喻性地指思想、心灵或道德上的污染。
“垢染”一词由“垢”和“染”两个字组成。“垢”指污垢,“染”指沾染。在古代汉语中,“垢染”多用于描述物体表面的脏污,随着语言的发展,其含义逐渐扩展到比喻层面。
在**传统文化中,“垢染”常与道德修养联系在一起,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修身”部分,强调个人应保持心灵的纯净,避免被外界的垢染所影响。
“垢染”一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脏乱、不洁和堕落。在心理上,它可能引发人们对清洁和纯净的渴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需要清洁的环境或物品,这时“垢染”一词就能很好地描述这种情况。例如,清洁工人在清理街道时,可能会说“这条街道垢染得很严重”。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心灵的花园,曾被垢染侵蚀,如今在爱的阳光下,重新绽放光彩。”
在英语中,“垢染”可以对应为“pollution”或“filth”,但这些词汇更多地强调物质层面的污染,而不像“垢染”那样具有比喻意义。
“垢染”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物质层面的脏污,还能用来比喻心灵或道德上的污染。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垢】
(形声。从土,后声。本义:污秽,尘土一类的脏东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垢,浊也。 、 《庄子·大宗师》-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 、 《韩非子·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 、 韩愈《进学解》-爬罗剔块,刮垢磨光。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组词】
积垢;尘垢;泥垢;牙垢;污垢;耳垢
2.
【染】
(形声。从水,杂声。一说从木、从水、从九。会意。古染料多来源于植物,故从木;染料须加工成液体,故从水;染须反复进行,故从九。本义:使布帛等物着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染,以缯为色也。 、 《周礼·序官》。注:“兰ň象斗之属,掌染草,掌以春秋敛染草之物。”-掌染草。
【组词】
染博士、 染服、 染户、 染茜、 染采、 染事、 染网、 一股暖流染红了她的两颊;染指甲;染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