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34: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34:55
“与天地同休”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与天地一样长久,永不停止。基本含义是指某种状态或存在与天地一样永恒不变,常用来形容某种事物或状态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在文学作品中,“与天地同休”常用来形容自然景观的壮丽和永恒,如山川、河流等。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种关系或情感的持久不变。在专业领域,如哲学或**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探讨宇宙的本质和存在的意义。
“与天地同休”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哲学思想,特别是道家和儒家对宇宙和人生的理解。在古代文献中,如《易经》、《老子》等,都有对天地永恒不变的描述,这个成语正是从中提炼出来的。
在**文化中,“与天地同休”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以及对永恒和不变的追求。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家族、国家或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畏和安宁。它让我联想到自然界的壮丽和人类文明的悠久,激发了我对永恒和不变的向往。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用“与天地同休”来形容我与一位老朋友的深厚友谊,尽管岁月流逝,我们的关系依然坚固如初。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山川河流,与天地同休,岁月无声,友谊长存。”
视觉上,我联想到壮丽的山川和宁静的湖泊。听觉上,我联想到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水流声,这些声音让人感到宁静和永恒。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s old as the hills”或“eternal”,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永恒和不变的概念。
“与天地同休”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对永恒和不变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非常有力的工具,能够传达深远的意义和情感。
西北荒中,有玉馈之酒,酒泉注焉,上有玉樽,取一樽,一樽复生,与天地同休,无干时。
1. 【与】
2.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3.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
4. 【同】 ——见“胡同”hútòng。
5.
【休】
(会意。从人,从木。人依傍大树休息。本义:休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休,息止也。 、 《尔雅》-休,息也。 、 《诗·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 《五经文字》-休,象人息木阴。 、 《汉书·王莽传》。注:“庇荫也。”-诚上休陛下余光。 、 《诗·大雅·民劳》-汔可小休。 、 《礼记·月令》-毋休于都。 、 《史记·高帝纪》-止宫休舍。 、 唐·杜甫《兵车行》-未休关西卒。 、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景公猎,休,坐地而食。 、 岳飞《五岳祠盟记》-故且养兵休卒,蓄锐待敌。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休于树 、 《资治通鉴·唐纪》-命士少休。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将士更休。 、 、 《聊斋志异》-既暮,休于旅舍。
【组词】
休日、 休舍、 休士、 休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