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43: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43:28
审音:这个词通常用于音乐、语音学或语言学领域,指的是仔细检查和分析声音的音质、音高、音长和音色等特性。在音乐中,审音可能涉及到对乐器演奏的准确性和音质的评估;在语音学中,它可能涉及到对发音的准确性和清晰度的分析。
审音这个词源于汉语,由“审”和“音”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审”有仔细检查的意思,“音”则指声音。随着语言学和音乐学的发展,这个词的含义逐渐专业化,成为描述对声音特性进行细致分析的术语。
在东亚文化中,尤其是*和日本,审音在音乐教育和语言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这些文化中,发音的准确性和音乐的和谐被视为重要的艺术和教育标准。
审音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细致和精确的工作,如音乐家的专注演奏或语音学家的严谨研究。它可能激发人们对声音美感的欣赏和对细节的关注。
在教授外语时,我经常使用审音技巧来帮助学生纠正发音错误,这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能力,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在诗歌中,可以通过审音来创造韵律和节奏,例如:
春风拂面,审音细听,
鸟语花香,和谐共鸣。
结合音乐视频,审音可以让人联想到音乐家在录音室中仔细调整每一个音符的场景,或者语音学家在实验室中分析语音样本的画面。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pitch analysis”或“intonation analysis”,它们在音乐和语音学中都有应用,但具体的使用和含义可能有所不同。
审音是一个在音乐和语言学中都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强调了对声音特性的细致分析。在我的语言学*和教学中,审音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传达声音的美。
1.
【审】
(会意。从宀番。宀房屋。番,兽足。屋里有兽足印,能仔细分辨。简体字从宀申声。本义:详究;考察)。
同本义。
【引证】
《荀子·非相》-审,谓详观其道也。 、 《吕氏春秋·察传》-闻而审,则为福矣。 、 《吕氏春秋·察今》-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沉迷猖獗,以至于此。
【组词】
审时、 审物、 审形、 审决、 审机而行、 审别、 审势
2.
【音】
(指事。从言含一。甲骨文“言、音”互用,金文、小篆在“言中加一横,表示所发之音。本义:声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 、 《白虎通·礼乐》-八音。一说笙、祝、鼓、箫、琴、埙、钟、磬也。 、 《礼记·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声成文,谓之音。 、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夫音,乐之舆也。 、 《庄子》-鸡狗之音相闻。 、 宋·苏轼《石钟山记》-北音清越。 、 清·姚鼐《登泰山记》-鸟兽音迹。
【组词】
音颡、 音强、 音制、 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