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28: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28:37
浇注: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将液体材料(如混凝土、金属熔液等)倒入模具或其他容器中,使其凝固成型。在工程和制造业中,浇注是一个重要的工艺步骤,用于生产各种结构件和产品。
浇注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浇”意味着倒液体,“注”意味着注入。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和制造领域。
在建筑和制造业中,浇注是一个基础工艺,反映了人类对材料和技术的掌握。在社会文化层面,浇注也象征着稳固和持久,如“浇注的友谊”比喻深厚的友情。
浇注这个词给人一种坚实和可靠的感觉,联想到了稳固的结构和持久的关系。在情感上,它可能引发对工程壮丽和工艺精美的赞叹。
在建筑项目中,我亲眼见证了混凝土的浇注过程,那种从液体到固体的转变,以及最终形成的坚固结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爱情如浇注的混凝土,在岁月的模具中凝固成永恒。”
想象一下,混凝土被浇注到模具中的声音,那种沉闷而有节奏的轰鸣,以及随之而来的坚实感,这些都是浇注带来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pouring”或“casting”可以对应“浇注”,但“casting”更多用于金属铸造,而“pouring”则更通用。
浇注这个词在工程和技术领域中具有明确的意义,但在文学和日常语言中,它也具有丰富的比喻意义。了解和掌握这个词的多重含义,对于深入理解语言的灵活性和丰富性至关重要。
1.
【浇】
(形声。从水,尧声。本义:沃灌,灌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浇,沃也。 、 李贺《浩歌》-有酒唯浇赵州土。 、 欧阳修《洛阳风俗记》-浇花亦自有时。
【组词】
浇花、 浇溉、 浇沃
2.
【注】
(形声。从水,主声。本义:灌入,注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注,灌也。 、 左思《吴都赋》-振盪注流。 、 《诗·大雅·文王有声》-丰水东注。 、 《世说新语·言语》-声如震雷破山,泪如倾河注海。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而泽下注。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大雨如注。 、 《东观汉记》-暴雨下如注,水潦成流。 、 沈括《梦溪笔谈》-解州盐泽,方百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
【组词】
把酒注到瓶里;注溉、 注萤、 注集、 注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