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0:06: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0:06:06
词汇“丹葩”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源自古代文学或特定文化背景。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丹葩”字面意思是指红色的花朵。其中,“丹”表示红色,“葩”指花朵。
在文学作品中,“丹葩”可能用来形容鲜艳、美丽的花朵,尤其是红色的花朵,用以营造诗意或象征某种情感。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该词汇可能不常用,除非是在特定的文学讨论或植物学领域。
“丹葩”可能源自古代汉语,用于诗词歌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该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某些文学作品或传统文化中仍可见其身影。
在**传统文化中,红色象征着喜庆和吉祥,因此“丹葩”可能被赋予积极的象征意义。在某些节日或庆典中,红色的花朵(如丹葩)常被用作装饰。
“丹葩”给人以热情、活力和美丽的联想。它可能唤起人们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或是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向往。
由于“丹葩”在现代生活中不常见,个人经历中可能较少遇到与该词汇直接相关的情境。然而,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或参与传统文化活动时,可能会接触到这一词汇。
在诗歌创作中,可以这样使用:“丹葩映日红,春风拂面柔。”
想象一片盛开的红色花朵,如牡丹或玫瑰,它们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带来视觉上的震撼。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鸟鸣或风吹过花丛的声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丹葩”的词汇,但可以用描述红色花朵的词汇来表达相似的意境。
“丹葩”作为一个具有文化底蕴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体现了汉语丰富的表达能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汉语及其文化背景。
1.
【丹】
(象形。甲骨文字形,外面框框象矿井形,里边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表示那里有丹砂。本义:辰砂,朱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丹,巴越之赤石也。象采丹井。 、 《书·禹贡》-砺砥砮丹。 、 《山海经·大荒北经》-有始州之国,有丹山。 、 《荀子·正论》-加之以丹矸。 、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入所罾鱼腹中。
【组词】
丹矸、 丹砂、 丹砾、 丹铅
2.
【葩】
(形声。上形,下声。《说文》:“华也。” 华,“花”的古字。本义:草木的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谓花之丽采美盛。”-葩,华也。 、 《声类》-葩取其盛貌也。 、 张衡《西京赋》-若众葩敷,荣曜春风。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
【组词】
葩卉、 葩蘤、 奇葩异草;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