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0:17: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0:17:32
词汇“愈更”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愈”通常表示“更加”或“越来越”,而“更”也有“更加”的意思。结合起来,“愈更”可能意味着“更加更加”或“越来越更加”,这在语义上显得有些重复和冗余。
由于“愈更”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强调某种情感或状态的加深,但在日常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几乎不会出现。
由于“愈更”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以下例句可能显得不自然或不恰当:
“愈”和“更”都是古汉语中的词汇,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愈更”作为一个组合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因此其词源和演变并不明确。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愈更”可能被用来强调某种情感或状态的加深,但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因此其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影响有限。
由于“愈更”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或联想。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被用来强调某种情感或状态的加深,但这种用法并不常见。
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会遇到与“愈更”相关的经历或故事,因为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尝试使用“愈更”来强调某种情感或状态的加深,例如:
由于“愈更”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强烈的视觉或听觉联想。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被用来强调某种情感或状态的加深,但这种用法并不常见。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与“愈更”完全对应的词汇,因为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在跨文化比较中,可以探讨其他语言中强调程度加深的词汇。
“愈更”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字面上有强调程度加深的意思,但在实际使用中并不常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更常用的是“更加”、“越发”等词汇来表达类似的意思。因此,“愈更”在现代汉语中的重要性有限。
1.
【愈】
(形声。从心,俞声。本义:病好了。这个意义后来又写作“瘉”、“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瘉,病瘳也。 、 《汉书·卢绾传》-幸上病瘉。 、 《汉书·李寻传》-至日中间差瘉。 、 《战国策·周策》-周王病瘉。 、 《汉书·李广苏建传》-武益愈。 、 《红楼梦》-因天气和暖,黛玉之疾渐愈。 、 清·方苞《狱中杂记》-兼旬愈。
【组词】
愈合
胜过。
【引证】
清·顾炎武《与潘次耕札》-一暴之功,犹愈于十日之寒也。
2.
【更】
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相当于“再”、“复”、“又”。
【引证】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
【组词】
更无六耳、 更若、 更待
表示程度的加深,相当于“更加”、“愈加”、“越发”等。
【引证】
《聊斋志异·促织》-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 、 《资治通鉴》-今日拒之,事更不顺。 、 清·林觉民《与妻书》-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