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4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5:11
“井底银瓶”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放在井底的银制瓶子”。它通常用来比喻珍贵但难以触及或发现的东西,类似于“宝藏”或“珍宝”的概念。
在文学作品中,“井底银瓶”常被用来形容深藏不露的珍贵物品或知识,强调其稀有和难以获得。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化或历史讨论中,它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考古学或历史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在考古发掘中发现的珍贵文物。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井底银瓶”更强调隐藏和难以发现,而“宝藏”和“珍宝”则更侧重于珍贵和价值。
“井底银瓶”这个词汇的词源可能来源于古代的传说或故事,其中井底的银瓶象征着某种神秘或珍贵的物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用来比喻任何难以触及的珍贵事物。
在文化中,井常常与深邃、神秘和隐藏的宝藏联系在一起。因此,“井底银瓶”这个词汇在文学和民间传说中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代表着深藏不露的智慧和财富。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神秘和好奇。它让我联想到探险和寻宝的故事,激发我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本古代文学作品中读到“井底银瓶”这个词汇,它让我对那本书的深层次含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我对文学作品更深层次解读的欲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井底银瓶深藏梦, 岁月流转寻觅中。 智慧之光隐匿处, 一朝揭晓耀星空。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口古老的井,井底闪烁着银瓶的光芒。结合音乐,我可以联想到一段神秘而悠扬的旋律,仿佛在诉说着井底银瓶的故事。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比喻可能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可能会用“海底的珍珠”或“沙漠中的绿洲”来比喻难以触及的珍贵事物。
“井底银瓶”这个词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激发了我对文学和文化的深入思考。通过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更加理解了语言的多样性和文化背景对词汇意义的影响。
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断;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
弄得千年来国威坠落,变做~。
1.
【井】
(象形。金文字形,外象井口,中间一点表示井里有水。本义:水井)。
同本义。
【引证】
《易·井》-改邑不改井。 、 《易·杂卦》传-井道。 、 《周礼·野庐氏》。注:“井,共饮食。”-宿息井树。 、 《周礼·官人》-为其井匽。 、 韩愈《原道》-坐井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组词】
井池、 井鱼、 井养、 井华、 井干
2.
【底】
(形声。从广(yǎn),氐(dǐ)声。本义:止住;停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底,止居也。 、 《左传·昭公元年》-勿使有壅蔽湫底。
3.
【银】
(形声。从金,艮(gèn)声。本义:一种白色金属,通称银子)。
同本义 。一种白色的金属元素,能发出响亮声音,有延展 性和良好的韧性,可达到高度抛光状态,在化合物中主要以一价形式存在,是所有物质中具有最高导热性和导电性的物质,在自然界中以自生式共生状态(如在脆银矿、辉银矿、淡红银矿、深红银矿和角银矿中)存在——元素符号Ag。
【引证】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钿头银篦。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金银华美之服。
4.
【瓶】
(形声。从瓦,并声。《说文》本从缶。缶(fǒu),瓦器,即陶制器皿。本义:汲水器)。
古代比缶小的容器,用以汲水,也用以盛酒食。
【引证】
《说文》-瓶,瓮也。(瓮,汲瓶也)。 、 《方言》五-缶其小者谓之瓶。 、 《易·井》-羸其瓶。 、 《仪礼·士丧礼》-新盆槃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