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3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7:46
“太始”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最初的开始”或“原始的起点”。在古代哲学和宇宙论中,它常常用来描述宇宙或万物的最初状态或起源。
“太始”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宇宙观和哲学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在不同的文化和学术领域中得到了不同的解释和应用。
在**传统文化中,“太始”与宇宙的起源和本质紧密相关,体现了古人对宇宙和生命的深刻思考。在道教和儒家思想中,这个词汇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太始”这个词汇给人一种庄严、神秘和宏大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宇宙的浩瀚和生命的奥秘,激发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欲望。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阅读古代哲学书籍时遇到“太始”这个词汇,它让我对宇宙的起源和本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激发了我对哲学和宇宙学的深入研究。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太始”:
在太始的晨曦中,
万物悄然苏醒,
宇宙的旋律,
在无尽的时空中回响。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宇宙初始状态的画面,星云缭绕,光芒四射。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宏伟壮丽的交响乐,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来表达“太始”的宏大和神秘。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概念可以用“Primordial”或“Cosmic Beginning”来表达,它们都强调了宇宙的最初状态和起源。
通过对“太始”这个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它在古代哲学和宇宙论中的重要地位。这个词汇不仅体现了古人对宇宙和生命的深刻思考,也激发了我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我的文化素养。
1.
【太】
(指事。古作“大”,后语音分化,在“大”字下添加符号,成指事字。本义:过于)。
极大。古作“大”,也作“泰”。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
【引证】
《广雅·释诂一》段曰:“后世还言,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如大宰俗作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是也”。-太,大也。 、 《白虎通·五行》-太亦大也。 、 《易·系辞》。注:“大极者。”-易有太极。 、 《书·洛诰》-王入太室裸。 、 《礼记·曲礼》-太上贵德。 、 《后汉书·樊准传》-饮而不损兹曰太。
【组词】
太虚幻境、 太清、 太乙、 太极、 太原;太侈、 太无
2.
【始】
(形声。从女,台声。本义:开头,开始)。
同本义。与“终”相对。
【引证】
《说文》。朱曰:“裁衣之始为初,草木之始为才,人身之始为首为元,筑墙之始为基,开户之始为戽,子孙之始为祖,形生之始为胎。”-始,女之初也。 、 《老子》。注:“始者,道本也。”-无名天地之始。 、 《易·恒》。虞注:“乾为始。”-始求深也。 、 《礼记·经解》-君子慎始。 、 《礼记·昏义》。注:“犹根也。”-礼始于冠。 、 《荀子·王制》-天地者,生之始也。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 方苞《狱中杂记》-始缢即气绝。 、 蔡元培《图画》-始于文艺中兴时代之意大利。
【组词】
始卒、 始室、 始基、 自始至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