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43: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43:07
词汇“[斜幅]”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假设的情况来分析这个词汇,假设它是一个存在且有意义的词汇。
假设“斜幅”指的是一种倾斜的幅度或程度,可能用于描述物体倾斜的状态或角度。
假设“斜幅”是由“斜”和“幅”两个字组成,其中“斜”表示倾斜,“幅”通常指范围或程度。这个词可能是由专业术语逐渐演变成更通用的描述词汇。
在某些文化中,建筑的斜幅可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比如在某些**建筑中,特定的倾斜度可能被认为具有神圣的意义。
“斜幅”可能让人联想到不稳定或危险,尤其是在描述建筑或地形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斜幅”这个词,但在参观古建筑或进行户外活动时,可能会注意到物体的倾斜状态。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斜幅”来形容时间的流逝,如“岁月的斜幅,悄悄改变了山川的容颜”。
结合图片,可以展示不同斜幅的山坡或建筑,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听觉上,可能联想到风吹过倾斜的树梢的声音。
在不同语言中,描述倾斜程度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概念是普遍的。
虽然“斜幅”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但它展示了语言的丰富性和专业术语在日常语言中的潜在应用。在语言学*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表达的精确性和多样性。
1.
【斜】
(形声。从斗,余声。本义:用斗倒出)。
舀出。
【引证】
《说文》-斜,抒也。
【组词】
斜酒
2.
【幅】
(形声。从巾,畐(fú)声。从“巾”表示与布帛有关。声符“畐”训“满”(参“福”字条),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布帛的宽度(广)与“满”有相通之处,故可以引申。本义: 布帛的宽度)。
同本义。古制一幅为二尺二寸。今为布帛、呢绒等宽度的通称。
【引证】
《说文》-幅,布帛广也。 、 《汉书·食货志》-布帛二尺二寸为幅。 、 《仪礼·士丧礼》。注:“半幅一尺,终幅二尺。”-半幅终幅。 、 《诗·小雅·采菽》。注:“邪缠束,故名邪幅。”-邪幅在下。 、 《后汉书·符融传》。注:“以一幅为之。”-幅巾。
【组词】
单幅,双幅;宽幅的白布;幅裂、 幅巾、 幅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