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50:17
汉字: 龍
发音:拼音 'lóng' 的发音类似于英语的 'long',但音调较为上扬,属于第二声(阳平)。发音时注意舌尖稍微抬起,声调清晰。
第1笔 | 第2笔 | 第3笔 | 第4笔 |
第5笔 | 第6笔 | 第7笔 | 第8笔 |
第9笔 | 第10笔 | 第11笔 | 第12笔 |
第13笔 | 第14笔 | 第15笔 | 第16笔 |
在中国文化中,龙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常常出现在节庆和庆典中。
古代帝王自称为‘龙’,以此表达其至高无上的地位。
传说中的龙能够呼风唤雨,给人们带来丰收。
在许多电影和小说中,龙被描绘成强大的生物,拥有超凡的能力。
龙舟竞渡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重要活动之一,象征着驱邪避祸。
字源:‘龙’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时期,它的形象和意义在古代的文献中就已出现,历经数千年,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演变:从甲骨文到小篆,‘龙’的字形经历了较大的变化。在甲骨文中,龙的形象更加抽象,而到了汉代的篆书,字形逐渐清晰,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龙’字。
可以将‘龙’与‘飞翔’、‘水’、‘力量’等词汇联系在一起,帮助记忆其象征意义。
‘龙’字由‘龙’部和‘龙’的变形部分组成,可以把它想象成一条蜿蜒的生物,帮助理解字形的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