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24: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24:37
电筒:一种便携式照明工具,通常由一个或多个电池供电的灯泡或LED组成,外壳多为金属或塑料,设计用于手持操作。
电筒一词源于“电”和“筒”的组合,早期电筒使用灯泡,后来随着技术进步,LED电筒成为主流。
在现代社会,电筒不仅是实用工具,也常出现在影视作品中,成为探险、恐怖片中的常见元素,增加了其文化象征意义。
电筒常让人联想到安全感,尤其是在黑暗中提供光明的能力。它也可能唤起对未知或冒险的期待。
在停电时,电筒是家庭必备的应急工具,确保基本的生活需求和安全。
在诗歌中,电筒可以象征希望和指引:
在黑暗的夜里, 电筒的光芒, 如同星辰, 引领我前行。
电筒的光束在黑暗中划过,常伴随着“嗖嗖”的声音,这种视觉和听觉的组合给人以强烈的现实感。
在英语中,电筒对应的是“flashlight”,在不同文化中,电筒的基本功能和象征意义相似,但在具体使用和设计上有差异。
电筒作为一种实用工具,其基本功能是提供照明。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电筒可以作为描述场景、情感和象征的词汇,丰富了语言的表达能力。通过对电筒的学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和文化中的应用和意义。
1.
【电】
(形声。从雨,申声。本义:闪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电,阴阳激耀也。 、 《五经通义》-电,电光也。 、 《谷梁传·隐公九年》。疏:“霆者,霹雳之别名。有霆必有电,故传云:‘电,霆也。’按,霆,电实同一词,后来歧为二义:其声曰霆,其光曰电。”-三月癸酉,大雨震电。震,雷也,电,霆也。
【组词】
电火
2.
【筒】
(形声。从竹,同声。本义:竹筒,粗大的竹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筒,通箫也。 、 《三苍》-筒,竹管也。 、 《说文》-筩,断竹也。 、 《汉书·李广汉传》。注:“竹筩也,如今官受密事筩也。”?-教吏为缿筩。 、 《汉书·律历志》-伶伦制十二筩,以听凤鸣。
【组词】
筒箭、 筒竹、 筒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