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12: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12:24
词汇“推诘”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专业化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推”可以理解为推动、推理或推断,而“诘”则有追问、责问的含义。结合起来,“推诘”可能指的是通过推理或逻辑来追问或责问某事。
“推诘”的基本含义是通过逻辑推理来追问或质疑某事的真实性、合理性或有效性。
由于“推诘”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太明确。但从字面上看,“推”和“诘”都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词汇,结合在一起可能是在特定领域或文献中逐渐形成的。
在强调逻辑和批判性思维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推诘”可能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例如,在学术研究和法律辩论中,推诘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推诘”可能给人一种严谨、理性的感觉,它强调通过逻辑推理来解决问题,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侦探小说中的推理过程或学术讨论中的深入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不会经常使用“推诘”这个词汇,但如果我在进行学术讨论或辩论时,可能会通过逻辑推理来质疑对方的观点,这时“推诘”就是一个合适的词汇。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推诘”:
在逻辑的迷宫中,我推诘每一个谜题,
追寻真理的光芒,穿越质疑的阴影。
“推诘”可能让人联想到侦探在昏暗的房间中,手持放大镜,仔细检查每一个线索的场景。在听觉上,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逻辑推理时的沉默思考和突然的灵光一现。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概念可以通过“questioning”或“challenging”来表达。
“推诘”是一个强调逻辑推理和质疑的词汇,它在学术和专业领域中可能更为常见。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逻辑分析能力。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适当地使用“推诘”可以增加表达的深度和严谨性。
1.
【推】
(形声。从手,隹(zhuī)声。本义:手向外用力使物体移动或向前移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推,排也。 、 《仓颉篇》-推,軵也,前也。 、 《孟子·万章上》-若己推而内之沟中。 、 《左传·成公二年》-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推堕附马河中。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始欲着推字。 、
【组词】
推毂、 推抢、 推沟、 推行、 推引、 推天抢地、 推转
2.
【诘】
(形声。从言,吉声。本义:询问,追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诘,问也。 、 《书·吕刑》-度作刑以诘四方。 、 《周礼·大宰》-五曰刑典以诘邦国。 、 唐·李朝威《柳毅传》-毅诘之曰。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直诘袁曰。 、 清·方苞《狱中杂记》-终不敢诘。
【组词】
反诘、 究诘、 诘询、 诘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