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53: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53:44
1.也称碉楼”。羌族的传统民居。流行于四川茂县。一般平面呈四方形,用石块砌造。分三层,上层放粮食,中层住人,下层饲养牲畜。有门,层与层之间有独木梯上下。外形雄伟,建造坚固,最多达十三至十四层,高30余米,具有居住和防卫等用途。
1. 【邛】 - 故地名。邛城。 【引证】 《说文通训定声》-邛,邛地在济阴县。从邑,工声。按汉书外戚侯表,邛城属济阴,此地字盖城字之误。…在今山东东昌府。 - 中国古州名 。汉置临邛县,南朝梁改置邛州。唐初治所在今邛崃东南的依政,显庆中移治临邛(今邛崃)。在今四川省成都市西南。
2. 【笼】 - 笼罩;遮掩。 【引证】 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组词】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笼葱 - 包括;包罗。 【引证】 唐·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 【组词】 笼罗、 笼取、 笼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