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6: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6:53
仵作(wǔ zuò)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指古代**从事尸体检验和处理的专业人员,类似于现代的法医或验尸官。他们的工作包括对死因进行初步判断、记录尸体状况以及协助官府处理相关案件。
仵作一词起源于**古代,最早见于宋代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职责和形象有所变化,但核心工作内容基本保持不变。
在**古代社会,仵作的地位相对较低,常常被视为不吉利的职业。然而,他们在司法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对维护社会公正有着重要影响。
仵作一词往往带有一种神秘和阴森的情感色彩,与死亡和悬疑紧密相连。在现代,它可能引发人们对古代司法制度和法医技术的好奇和敬畏。
在历史研究和法医学学*中,仵作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帮助我们理解古代的司法实践和技术发展。
在创作悬疑小说时,可以巧妙地利用仵作这一角色,增加故事的神秘感和历史深度。
想象一个古代仵作在昏暗的灯光下仔细检查尸体的场景,背景音乐可能是低沉的古琴声,营造出一种悬疑和神秘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角色是法医或验尸官,但他们的形象和职责在不同文化中有所差异。
仵作这一词汇不仅承载着古代*的司法历史,也反映了人类对死亡和真相的永恒探索。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可以增加我们对历史和文化的理解,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1.
【仵】
等同;匹敌。
【引证】
《庄子·天下》-以坚白同异之辩相訾,以觭偶不仵之辞相应。
违背。
【引证】
《管子》-自用则不虚,不虚则仵于物矣。
2.
【作】
(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作,起也。 、 《易·离》-明两作。 、 《书·无逸》-作其即位。 、 《诗·秦风·无衣》-与子偕作。 、 《考工记》-或作而行之。 、 《周礼·士师》-凡作民。 、 《仪礼·特牲礼》-三献作止爵。 、 《礼记·礼运》-后圣有作。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而后作焉。 、 《论语·先进》-舍瑟而作。 、 《礼记·少仪》-客作而辞。 、 宋·苏轼《画佛赞》-如日出时,眠者皆作。 、 方苞《狱中杂记》-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
【组词】
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