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11: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11:45
旅社: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提供住宿服务的机构,通常指的是较为简单、经济型的住宿场所,类似于旅馆或客栈。在现代,旅社可能更偏向于提供给背包客或预算有限的旅行者。
旅社一词源于汉语,由“旅”和“社”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旅”指的是旅行,而“社”则有聚集地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旅社逐渐演变为提供给旅行者的住宿场所。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旅社可能承载着不同的意义。在一些地方,旅社是社区交流的中心,旅行者可以在这里结识当地人,体验地道文化。
旅社可能让人联想到冒险、探索和自由。对于一些人来说,住在旅社是一种体验当地生活的方式,而对于另一些人,它可能代表着经济上的节俭和实用主义。
在我的旅行经历中,我曾在一家小旅社住过,那里虽然设施简单,但氛围温馨,让我感受到了当地人的热情和友好。
在诗歌中,旅社可以被描绘为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每个房间都承载着不同旅行者的回忆和梦想。
想象一家位于古老街道上的旅社,木质门板,昏黄的灯光,远处传来街头艺人的琴声,这些都能唤起对旅社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旅社可能对应的是“hostel”或“guesthouse”,在功能和定位上相似,但在服务和设施上可能有所不同。
旅社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经济型住宿的概念,也承载了旅行、交流和体验的文化意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信息,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1.
【旅】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众人站在旗下。旗,指军旗;人,指士兵。小篆字形,表示旌旗;从“从”,表示众人,即士兵。本义:古代军队五百人为一旅)。
军队编制单位。上古一般以五百人为旅,齐制二千人为旅。现代指师以下的单位,基本上由司令部和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团或大队组成的战术和行政单位。
【引证】
《说文》-旅,军之五百人为旅。 、 庾信《哀江南赋序》-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旅。 、 《孙子·谋攻》-全旅为上。
2.
【社】
(会意。从示从土。土亦声。社土同字。本义:土地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社,地主也。 、 《春秋传》-共工之子句龙为社神。 、 《论衡·顺鼓》-社,土也。 、 《诗·小雅·甫田》。传:“社,后土也。”-以社以方。 、 《礼记·月令·仲春》。注:“社,后土也。”-命民社。 、 《荀子·礼论》。注:“社,土神。”-故社,祭社也。 、 《国语·鲁语上》。注:“社,后土之神也。”-故祀以为社。 、 《白虎通·社稷》-不谓之“土”何?封土为社,故变名谓之“社”,利于众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