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56: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56:43
词汇“修令”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以下是对“修令”这个词汇的分析:
“修令”的字面意思可能指的是修订或修改命令、法令或规则。然而,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其确切含义可能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来确定。
由于“修令”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法律或行政领域,它可能指的是对现有法令或命令的修订。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描述对某种规则或指令的修改。
由于“修令”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的信息可能不明确。它可能是由“修”(修改、修订)和“令”(命令、法令)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新词。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修令”可能被用来指代对传统或法律的修改,这可能涉及到对社会规范的调整或对法律体系的完善。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修令”可能不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但它可能与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相关联。
由于“修令”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修令”用作象征,代表变革或对现状的挑战。
由于“修令”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修令”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能存在于其他语言中,如英语中的“amendment”或“revision of a decree”。
“修令”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可能在特定的法律或行政语境中具有重要意义。了解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相关领域的专业术语。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专业词汇有助于提高沟通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1.
【修】
(形声。从彡(shān),攸(yōu)声。“彡”有装饰义。本义:修饰,装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修,饰也。 、 《礼记·礼运》。注:“犹饰也。”-义之修而礼之藏也。 、 《楚辞》-美要眇兮宜修。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修敬也。
【组词】
修容、 修词、 修饰边幅、 修娖
2.
【令】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集聚的“集”;下面是“人”,象跪在那里听命。从集从人,表示集聚众人,发布命令。本义:发布命令)。
同本义(上对下有所指示)。
【引证】
《说文》-令,发号也。 、 《诗·齐风·东方未明》-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 《孟子·离娄上》-既不能令,又不受命。 、 《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 、 陈寿《三国志》-令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 、 《史记·陈涉世家》-召令徒属曰。 、 《战国策·齐策》-乃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