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39: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39:16
词汇“棹海”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文雅或古风的词汇。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对“棹海”进行分析:
“棹”字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船桨,也可以指用桨划船的动作。“海”字则指广阔的水域,特别是指地球上的大片咸水区域。因此,“棹海”字面意思是用桨划过大海,可以引申为在大海上航行或冒险。
在文学作品中,“棹海”可能用来形容勇敢的航海者或冒险家的行为,象征着对未知的探索和对困难的挑战。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学或历史讨论中可能会出现。
“棹”字源于古代汉语,最初指船桨,后来也用来指划船的动作。“海”字则一直指广阔的水域。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汇。
在**古代文学中,航海往往与勇敢、探索和冒险精神联系在一起。因此,“棹海”可能被用来象征这些正面的品质。
“棹海”这个词给人一种浪漫和冒险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广阔的海洋、勇敢的航海者和未知的旅程。
由于“棹海”是一个较为文雅的词汇,可能在日常生活中不太常用,但在写作或表达对冒险和探索的向往时,可以使用这个词汇。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棹海”来描绘一个勇敢的航海者的形象,或者用来表达对自由和未知的渴望。
想象一个画面:一艘小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划行,船上的航海者用力划桨,海风呼啸,海浪拍打着船身。这样的场景可以与“棹海”这个词联系起来。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棹海”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sailing across the sea”(英语)或“navegar por el mar”(西班牙语)可以传达相似的概念。
“棹海”是一个富有诗意和象征意义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个具体的动作,还承载了探索、勇敢和冒险的文化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加语言的深度和美感。
1.
【棹】
(形声。从木,卓声。本义:长的船桨)。
同本义。
【引证】
《楚辞·九歌·湘君》-桂棹兮兰枻。
【组词】
棹竿
2.
【海】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引证】
《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 、 《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祖天地之左海也。 、 《孟子·告子下》-孙叔敖举于海。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前途似海。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半壁见海日。
【组词】
近海、 沿海、 海岳、 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