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18: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18:01
探知:这个词由“探”和“知”两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探索并获取知识或信息。它强调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活动来发现或了解未知的事物。
“探知”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基本含义自古代至今变化不大。在古代文献中,如《史记》等,已有使用“探”字来表示探索的记录。
在鼓励探索和创新的文化中,“探知”被赋予积极的意义,象征着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未知的挑战。
“探知”常带有一种神秘和刺激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冒险和发现新事物的兴奋感。
在个人生活中,每当我遇到难题或未知的情况,我都会尝试通过各种方法来探知真相,这种过程既充满挑战也充满乐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探知”:
在星辰的指引下,我探知夜的深邃, 每一颗闪烁,都是未知的呼唤。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探险者在茂密的丛林中,手持地图和指南针,试图探知前方的路径。背景音乐可能是神秘而激励人心的旋律,增强探知的氛围。
在英语中,“探知”可以对应为“explore”或“discover”,虽然这些词在细微的语境和情感色彩上有所不同,但都表达了探索和发现的基本概念。
“探知”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探索精神的词汇,它不仅在语言表达中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也激励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断追求知识和真相。通过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我更加意识到探索和发现的重要性,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在日常生活中。
1.
【探】
(形声。从手,罙(shēn)声。本义:摸取)。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远取犹深取也。-探,远取之也。 、 《尔雅》。注:“摸取也。”-探,取也。 、 《铨言》。注:“捉筹也。”-必探筹而定分。 、 《书·多方》-则惟尔多方探天之威。 、 《论语·季氏》-见不善如探汤。 、 《荀子·君道》-不待探筹投钩而公。 、 《列子·汤问》-日中如探汤。 、 《聊斋志异·促织》-探石发穴。
【组词】
探丸、 探囊
2.
【知】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同本义。
【引证】
《玉篇》-知,识也。 、 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知汝远来应有意。 、 《庄子·外物》-心徹为知。 、 《史记·留侯世家》-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 、 《后汉书·列女传》-不知何氏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