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19: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19:25
淹贯(yān guàn)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知识渊博,通晓广泛。其中,“淹”意为深入、广泛,“贯”意为贯通、通晓。因此,“淹贯”形容一个人学识广博,对多个领域都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淹贯”常用来形容主人公或某个角色的学识,如“他淹贯古今,无所不通”。
口语语境:在日常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淹贯”来形容某人的博学,例如“他对历史淹贯,讲起故事来头头是道”。
专业领域:在学术或专业领域,“淹贯”可以用来形容学者或专家的学识广博,如“这位教授在多个领域都有淹贯的研究”。
同义词:博学、渊博、通达、精通
反义词:浅*、无知、狭隘、肤浅
细微差别:
“淹贯”一词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汉语,用来形容人的学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相对较低,更多出现在书面语或正式场合。
在**传统文化中,对学识的推崇一直是一个重要主题。因此,“淹贯”这样的词汇在描述学者或文人时经常被使用,体现了对知识分子的尊重和对知识的崇尚。
“淹贯”一词给人以庄重、尊敬的感觉,联想到的是那些学识渊博、受人尊敬的学者或智者。它激发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者的敬仰。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师,他对多个学科都有淹贯的了解,无论是数学、物理还是文学,他都能深入浅出地讲解,让我对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和兴趣。
诗歌:
淹贯古今,智者行,
书卷多情,笔下生。
星辰大海,皆入眼,
学问无涯,心自宽。
视觉联想:想象一位老者坐在书堆中,周围摆满了各种书籍,他的眼神深邃,似乎能洞察世间一切知识。
听觉联想:听到“淹贯”这个词时,可能会联想到一位智者沉稳而富有智慧的声音,在讲述着深奥的道理。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erudite”或“well-versed”,它们都形容一个人学识渊博,但“淹贯”更强调对多个领域的深入了解和贯通。
“淹贯”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词汇,它不仅形容一个人的学识,也体现了对知识的尊重和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提升语言的深度和广度。
1.
【淹】
(形声。从水,奄声。本义:古水名,即今金沙江的一段) 同本义。在四川省南部。即今金沙江自发源地至四川省攀枝花市的一段。
【引证】
《字林》-淹水,一曰复水也,出今四川宁远府徼外,合金沙江入江。
浸泡。
【引证】
刘向《九叹·怨思》-淹芳芷于腐井兮。 、 《礼记·儒行》。注:“谓浸渍也。”-淹之以乐好。
【组词】
淹荠燎菜、 淹渍
2.
【贯】
(会意。从毌(guàn),从贝(表示与钱财有关)。“毌”是贯穿之贯,象穿物之形。本义:穿钱的绳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贯,钱贝之贯也。 、 《汉书》-都内之钱,贯朽而不可挍。 、 唐·白居易《伤宅》-厨有臭败肉,库有贯朽钱。 、 《诗·小雅·何人斯》-反尔如贯。
【组词】
贯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