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14: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14:12
王水是一种强力的化学混合物,由硝酸(HNO₃)和盐酸(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这种混合物因其极强的腐蚀性和溶解能力而得名,能够溶解包括金和铂在内的许多其他酸无法溶解的金属。
在专业领域,如化学和冶金学中,王水是一个常用的术语,用于描述这种特殊的化学混合物及其应用。在文学作品中,王水有时被用作比喻,象征破坏力或不可抗拒的力量。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极其强大或具有破坏性的力量。
同义词:腐蚀剂、强酸混合物 反义词:中和剂、保护剂
同义词“腐蚀剂”强调了王水的腐蚀性质,而“强酸混合物”则更侧重于其化学组成。反义词“中和剂”和“保护剂”则分别指能够中和酸性或保护物体不受腐蚀的物质。
王水这个词源于其强大的溶解能力,被认为能够“征服”或“统治”其他物质,因此得名“王水”。在历史上,王水的使用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炼金术士,他们利用王水来提取贵金属。
在现代社会,王水因其危险性而受到严格控制,主要在专业实验室和特定的工业过程中使用。它也常被用作**小说或犯罪小说中的工具,用于处理犯罪现场的证据。
王水给我的联想是一种强大而危险的力量,它既是一种科学工具,也是一种潜在的威胁。这种联想可能与对未知的恐惧和对科学力量的敬畏有关。
在我的化学实验课上,我们学*了如何安全地处理王水,这让我深刻理解了科学实验中的安全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将王水比喻为时间的流逝,它无声无息地腐蚀着一切,无论是金属还是记忆。
想象王水在实验室烧杯中冒泡的场景,伴随着轻微的嘶嘶声,这种视觉和听觉的联想增强了其危险和神秘的特性。
在不同文化中,王水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其强大的化学性质和危险性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公认的。
王水作为一个化学术语,不仅代表了科学知识的一部分,也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力量的探索和利用。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专业词汇有助于我更准确地理解和描述世界。
1.
【王】
统治、领有一国或一地。
【引证】
《诗·大雅》-王此大邦,克顺克比。 、 《史记·项羽本纪》-欲王关中。 、 、 《史记·留侯世家》-沛公为汉王,王巴、蜀。
作皇帝,称王。
【引证】
《孟子·梁惠王上》-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孟子·公孙丑上》-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 《商君书》-周不法商,夏不法虞,三代异势,而皆可以王。
2.
【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水,准也。 、 《释名》-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 、 《淮南子·天文》-积阴之寒气为水。 、 《书·洪范》-五行一曰水。 、 《左传·桓公元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 《礼记·曲礼》-水曰清滌。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组词】
水铫、 水头儿、 水湿、 水蛊病、 水中丞、 水落归槽、 水喷桃花、 水镜先生、 水陆杂陈、 水廓、 水涡、 水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