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49: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49:52
时价:指某一特定时间点的商品或服务的市场价格。这个价格通常是根据供求关系、市场条件和其他经济因素动态变化的。
时价一词源自汉语,由“时”和“价”两个字组成。在古代,由于市场信息不发达,时价更多依赖于地方性的市场交易。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时价的概念变得更加精确和全球化。
在不同的文化和经济体系中,时价的意义和重要性各不相同。在资本主义经济中,时价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反映了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效率。
时价可能引起人们对经济稳定性的担忧,尤其是在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它也可能激发人们对投资和理财的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了解时价有助于做出更明智的购买和投资决策。例如,在购买电子产品或股票时,关注时价可以帮助节省成本或获取更高的回报。
在诗歌中,时价可以被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化:
时光如水,时价如梦, 涨涨跌跌,见证人间繁华。
在英语中,“时价”可以对应为“current price”或“market price”。不同语言和文化中,对时价的理解和应用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概念是相通的。
时价是一个反映市场动态和经济状况的重要词汇。了解和掌握时价的概念,对于个人理财和商业决策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学习语言和表达时,时价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它不仅涉及经济知识,还与文化和社会背景紧密相关。
1.
【时】
(形声。从日,寺声。从“日”与时间有关。本义:季度;季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时,四时也。 、 《释名》-四时,四方各一时,时,期也。 、 《左传·桓公六年》。注:“春夏秋也。”-谓其三时不害。 、 《孟子·篇叙》。注:“谓时曰支干五行相孤虚之属也。”-三时者,成岁之要时。又,天时不如地利。 、 《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 、 《左传·闵公二年》-时事之征也。 、 《管子·山权数》-时者,所以记岁也。 、 《淮南子·天文》-四时者,天之吏也。 、 《尔雅·释天》。注:“道光照也。”-四时和谓之宝烛。 、 《书·尧典》。马注:“羲和四子掌四时。”-敬授人时。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左传·桓公六年》-谓其三时(指春夏秋)不害,而民和年丰也。
【组词】
时气、 时若、 时食、 时耕、 时夏、 时暑、 时景、 时禽、 时享、 时序、 时祀、 时田、 时令病、 时衣、 时芳
2.
【价】
用于句尾,相当于“的”、“似的”。
【引证】
《水浒全传》-只听得一声震天价响,那尊金刚从台基上倒撞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