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00: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00:42
“小黠大痴”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小聪明和大愚笨。其中,“黠”表示聪明、机智,而“痴”则表示愚笨、无知。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虽然有些小聪明,但整体上却显得愚笨或不明智。
在文学作品中,“小黠大痴”常用来讽刺那些自以为聪明但实际上行为愚蠢的人。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的某些行为虽然机智,但整体决策却显得不明智。在专业领域,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策略或决策时,可能会被引用来说明某些看似聪明的策略实际上可能导致更大的问题。
“小黠大痴”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可以推测它是在长期的语言使用中形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可能有所变化,但其核心意义——小聪明与大愚笨的对比——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对智慧和愚笨的辩证看法。它提醒人们,真正的智慧不仅仅是小聪明,而是需要全局观和长远眼光。在社会交往中,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警示人们不要因为一时的聪明而忽视了整体的利益。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警示的感觉,提醒人们在追求小聪明时要警惕可能带来的大愚笨。它让人联想到那些因为一时的小聪明而最终吃亏的例子,从而在情感上产生一种警觉和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人因为小聪明而忽视了大局,最终导致不利的后果。这个成语让我意识到,在决策时需要全面考虑,避免因为一时的聪明而犯下大错。
在诗歌中,可以将“小黠大痴”融入到对人生智慧的探讨中:
小黠大痴,人生一课,
聪明反被聪明误,
全局观,长远思,
智慧之光,照亮前路。
在视觉上,可以想象一个看似聪明的人在做出一系列小聪明行为后,最终因为这些行为而导致大错,形成一种讽刺的画面。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一些警示性的音乐,提醒人们警惕小聪明带来的潜在风险。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enny-wise, pound-foolish”,意思是为了小钱而忽视了大钱,与“小黠大痴”有相似的含义,都强调了小聪明可能导致的大问题。
通过对“小黠大痴”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在决策和行为中需要平衡小聪明和大智慧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在语言表达中具有丰富的内涵,也在个人成长和决策中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仙家虽云足官府,奈此人间小黠并大痴。 ★明·陈基《题葛仙翁移家图》
唐朝时期,河南令韩愈在正月最后一天群众“送穷”的祭日,写《送穷文》要把穷鬼送走。他所谓的“穷鬼”为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这五鬼立即反驳“予知我名,凡我所为,驱我令去,小黠大痴。人生一世,其久几何,吾立子名,百世不磨。”
《宋史·陈良翰传》:“思退庸狡,~,将误国。”
1.
【小】
(象形。据甲骨文,象沙粒形。小篆析为会意。从八,从|。本义:细;微。与“大”相对)。
同本义 。形容事物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
【引证】
《说文》-小,物之微也。 、 《易·泰》。疏:“阴生消耗,故称小。”-小往大来。 、 《庄子·列御寇》。注:“细巧入人为小言。”?-彼所小言尽人毒也。 、 《诗·召南·小星》-嘒彼小星。 、 《诗·商颂·长发》-受小球大球。 、 《书·康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
【组词】
小鹿儿、 小录、 小伙伙、 小话、 小单拱儿、 小唱
2.
【黠】
(形色。从黑,吉声。本义:坚黑色)。
坚。
【引证】
《说文》-黠,坚黑也。
3.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4.
【痴】
(形声。从疒(chuáng),疑声。本义:不聪慧;迟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癡,不慧也。字俗作痴。
【组词】
痴哑、 痴呆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