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04: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04:38
“可操左券”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可以掌握左手的券”,比喻事情有把握,成功在望。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契约文书,左券是债权人持有的部分,右券是债务人持有的部分,两者合在一起才能生效。因此,持有左券意味着掌握了主动权和成功的可能性。
在文学作品中,“可操左券”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的成功几乎是确定无疑的,如:“他对这次比赛的胜利可操左券。”在口语中,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表达对某件事情的信心十足,例如:“他这么努力,考上大学可操左券。”在专业领域,如商业谈判或项目管理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方在合同或协议中占据有利地位。
同义词:十拿九稳、稳操胜券、胸有成竹 反义词:前途未卜、胜负难料、悬而未决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表达信心和不确定性的程度上有所不同,但都与“可操左券”在意义上形成对比。
“可操左券”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契约制度,左券和右券的概念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法律和经济实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意义逐渐抽象化,成为表达信心和把握的常用语。
在传统文化中,左券和右券的概念体现了对称和平衡的哲学思想。这个成语的使用也反映了人对于成功和把握机会的重视。
“可操左券”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乐观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成功和胜利的场景,增强了人们对目标实现的信心和期待。
在个人经历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那些经过充分准备和努力,几乎可以确定成功的情况。例如,一个学生在备考期间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可能会对自己说:“这次考试可操左券。”
在诗歌中,可以将“可操左券”融入到对未来的美好展望中: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心中有梦可操左券,
明日辉煌照天涯。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手持左券,面带微笑,背景是成功的场景,如颁奖典礼或庆祝活动。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胜利的欢呼声或庆祝的音乐。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in the bag”或“a sure thing”,它们都表达了类似的意思,即某事几乎是确定无疑的。
“可操左券”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表达信心的工具,也是*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体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准确性。通过深入学*这个成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以及它在文化和情感上的影响。
公常执左券以责于秦韩。
人生为农最可愿,得饱正如执左券。
1. 【可】
2.
【操】
(形声。从手,(sào)声。本义:拿着,握在手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操,把持也。 、 《礼记·曲礼》-操右契。 、 《礼记·学记》-不学操缦。 、 《公羊传·庄公三十年》-盖以操之为巳蹙矣。 、 《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 、 《史记·项羽本纪》-大王来何操?
【组词】
可操左券;同室操戈、 操刀
3.
【左】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手的象形。本义:辅佐,从旁帮助 同: 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俗字作“佐”。-左,手相左助也。 、 《易·象上传》-以左右民。 、 《虞书》-予欲左右有民。 、 《诗·商颂·长发》-实左右商王。 、 《周礼·士师》-以左右刑罚。 、 《礼记·檀弓》。注:“谓扶持之。”-左右就养无方。 、 《易·泰》-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 《后汉书·殇帝纪》-朕且继礼左助听政。
4. 【券】 通称“拱券” 。桥梁、门窗等建筑物上呈弧形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