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32: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32:08
“入世”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进入社会、世界或现实生活。它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从某种相对封闭或理想化的状态转变为更加实际、现实或社会化的状态。
“入世”一词源自**古代哲学,特别是道家和儒家的思想。道家强调“出世”,即远离世俗纷扰,而儒家则强调“入世”,即积极参与社会事务。随着时间的推移,“入世”逐渐被广泛用于描述个人或国家从封闭到开放,从理想化到现实化的转变。
在**文化中,“入世”与“出世”是两种相对的人生哲学。前者强调社会责任和实际参与,后者强调精神自由和超脱世俗。在现代社会,“入世”更多地被视为积极的态度,鼓励人们面对现实,解决问题。
“入世”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它象征着成长、适应和挑战。它让我联想到一个人从无知到有知,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过程。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历过从学生到职场人的“入世”过程。这个转变让我学会了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入世”:
晨曦初露,我踏入世间的喧嚣,
心中怀揣着梦想的火苗。
每一块石板,每一缕风,
都在诉说着入世的奥妙。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年轻人背着行囊,踏入繁华的都市,背景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和高楼大厦。音乐上,可以选择一首节奏明快、充满活力的歌曲,如《Eye of the Tiger》,来象征“入世”的勇气和决心。
在英语中,“入世”可以对应为“enter the world”或“embrace reality”。在不同文化中,这个概念都强调从理想化到现实化的转变,但具体表达和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
“入世”这个词汇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不仅帮助我理解个人成长的过程,也让我认识到面对现实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个词汇让我能够更准确地描述和讨论与社会互动相关的话题。
1.
【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入,内也。 、 《诗·唐风·山有枢》-他人入室。 、 《庄子·人间世》-就不欲入。 、 《左传·文公十六年》-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 、 《史记·项羽本纪》-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组词】
入门问讳、 入对、 入览、 入迁、 入学、 入口、 入帘
2.
【世】
(指事。金文字形。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止”上加三个圆点,表三十年;止,到此为止。本义:三十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世,三十年为一世。 、 《论语·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