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7:40: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40:15
“爬竿”字面意思是指攀爬垂直的杆状物体,通常用于体育活动或表演。基本含义是指通过手脚并用,沿着垂直的杆子向上移动的动作。
“爬竿”一词源于汉语,字面意思直接反映了其动作特征。在古代,爬竿可能是一种军事训练或娱乐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成为一种体育和表演项目。
在**传统文化中,爬竿可能与勇气和毅力相关联。在现代社会,爬竿作为一种体育活动,强调身体协调性和力量,也是一种展示个人能力的途径。
“爬竿”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和激励的,它象征着不断努力和追求更高目标的精神。联想可能包括挑战自我、克服困难和达到新高度。
在学生时代,我曾参加过学校的体育节,其中有一项爬竿比赛。虽然我没有获胜,但这次经历让我学会了坚持和努力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爬竿”比喻为人生旅程:
人生如爬竿, 步步需谨慎。 每上一寸高, 风景更迷人。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员在阳光下攀爬高竿,汗水和肌肉的线条展现出力量和美感。听觉上,可以联想到观众的欢呼声和员的呼吸声,营造出紧张而兴奋的氛围。
在英语中,“爬竿”可以对应为“pole climbing”或“pole vaulting”,虽然后者更多指撑杆跳,但都涉及到垂直杆状物体的攀爬动作。不同文化中,这种活动可能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和实践方式。
“爬竿”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个具体的动作,还蕴含了努力、挑战和成就的深层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生动地描述和理解世界。
1.
【爬】
(形声。从爪,巴声。爪,手爪。本义:搔,爬梳)。
同本义。
【引证】
《广韵》-爬,搔也。 、 韩愈等《雨中寄孟刑部几道联句》-怯烦类决痈,惬兴剧爬疥。 、 白居易《自咏老身示诸家属》-支分闲事了,爬背向阳眠。
【组词】
爬挲、 爬栉、 爬耳搔腮、 爬拉
2.
【竿】
(形声。从竹,干声。本义:竹竿)。
同本义。竹子的主干。
【引证】
《说文》-竿,竹梃也。 、 《诗·卫风·竹竿》-籊籊竹竿。 、 《管子》-禁藏母拊竿。 、 张衡《西京赋》-竿殳之所揘毕。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
【组词】
立竿见影;揭竿为旗;竿木、 竿殳、 竿首、 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