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09: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09:55
浑冥(hún míng)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混沌不清、模糊不明的状态。它通常用来形容思想、意识或环境的不清晰、不明确。
在文学中,浑冥常用来描绘一种超脱现实、模糊不清的境界,如梦境或幻觉。在口语中,它可能用来形容某人思维混乱或环境昏暗。在专业领域,如哲学或心理学,浑冥可能指代一种超越常规认知的状态。
浑冥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汉语,其演变反映了人们对模糊不清状态的认知和表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文学和日常语言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传统文化中,浑冥**有时与道家的“无为”思想相联系,表达一种超越世俗、回归自然的状态。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更多地被用来描述现代人面对复杂信息时的困惑和迷茫。
浑冥这个词给人一种神秘和深邃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夜晚的星空和深邃的海洋,充满了未知和探索的欲望。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有一次在山中迷路,四周的雾气使得环境变得浑冥不清,那种无助和迷茫的感觉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浑冥:
在浑冥的夜色中,
星辰隐去了踪迹,
心灵在无边的黑暗里,
寻找着一丝光明。
浑冥让我联想到朦胧的雾气和低沉的背景音乐,如电影《盗梦空间》中的某些场景,充满了神秘和不确定性。
在英语中,浑冥可以对应到“obscure”或“vague”,但这些词汇更多强调的是不清晰和难以理解,而浑冥则带有一种更深层次的神秘和混沌感。
浑冥这个词在我对汉语的理解中占有独特的位置,它不仅描述了一种状态,还蕴含了一种文化和哲学的深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浑冥能够丰富我的词汇选择,增强表达的深度和多样性。
1.
【浑】
混同。同“混”。
【引证】
王安石《红梅》-春半花才发,多应不奈寒,北人初未识,浑作杏花看。
胡乱地,随意地。同“混”。
【引证】
诸圣邻《大唐秦王词话》-殷开山疑有伏兵,不去追赶,浑杀人马,收军回营。
2.
【冥】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从六,冖(mì)声。日,太阳,日数十,十六日而月始亏,幽暗也。本义:昏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冥,幽也。 、 《广雅》-冥,暗也。 、 《太玄·玄文》-冥者,明之藏也。 、 《诗·无将大车》-维尘冥冥。 、 《法言·修身》-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 、 枚乘《七发》-冥火薄天,兵车雷运。 、 《汉书·五行志》-其庙独冥。
【组词】
冥冥、 冥冥灭灭、 冥蒙、 冥升、 冥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