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21: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21:41
危城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处于危险状态的城市,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城市面临战争、灾难、政治动荡或其他严重威胁的情况。基本含义是指一个城市处于不安全或不稳定的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危城”常被用来象征性地描述一个社会的动荡或个人的心理状态。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形容一个地方的治安状况不佳。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或城市规划,它可能指代一个需要特别安全措施的城市。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具体情境的适应性,而反义词则完全表达了相反的概念,即安全和稳定。
“危城”一词源于汉语,由“危”和“城”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就已经出现,用来描述战争或灾难中的城市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和含义有所扩展,但基本概念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危城”常常与忠诚、勇气和牺牲精神联系在一起,因为许多历史故事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在危城中表现出这些品质。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常用来警示人们关注城市安全和公共危机管理。
“危城”这个词给人一种紧张和不安的感觉,它唤起对战争、灾难和不确定性的联想。在个人表达中,它可能被用来强调情况的严重性或呼吁采取行动。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曾经居住或访问过一个治安不佳的城市,可能会用“危城”来形容那个地方的感觉。例如,在新闻报道中看到某个城市因为犯罪率高而被描述为危城,可能会引起对那个地方的担忧和不安。
在诗歌中,可以将“危城”作为一个象征,代表人类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希望:
在危城的废墟上, 希望的种子悄然发芽, 不屈的灵魂, 在风雨中歌唱。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座被战火摧毁的城市,烟雾弥漫,建筑物残破不堪。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警报声、枪声或人们的呼救声。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可能会用“besieged city”或“city in peril”来表达类似的概念。这些词汇在不同文化中的使用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但都传达了城市面临严重威胁的含义。
通过对“危城”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认识到它在描述城市状态时的强大表现力。无论是在文学创作、新闻报道还是日常对话中,它都能有效地传达出紧张和不稳定的氛围。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对于丰富表达和提高沟通效果至关重要。
1.
【危】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人,中间是山崖,下面腿骨节形。人站在山崖上,表示很高。本义:在高处而畏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危,在高而惧也。 、 《鬼谷子》。注:“山高也。”-决危而美名者。 、 《国语·晋语》。注:“高险也。”-榣木不生危。 、 《孝经》。郑注:“殆也。”-高而不危。
2.
【城】
(会意。从土,从成,成亦声。本义:城墙)。
同本义 。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高墙。一般分两重,里面的叫城,外面的叫郭,城字单用时,多包含城与郭。城郭对举时,只指城。
【引证】
《说文》-城,所以盛民也。 、 《礼记·礼运》-城郭沟池以为固。 、 《史记·田单列传》-使老弱女子乘城。 、 《公羊传·定公十二年》。注:“天子周城,诸侯轩城。”-百雉而城。 、 《谷梁传·隐公七年》-城为保民为之也。 、 《墨子·七患》-城者,可以自守也。 、 唐·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组词】
城内;城外;万里长城;城守、 城曲、 城铺、 城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