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03: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03:15
词汇“挈令”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古汉语的背景出发。
“挈令”的字面意思是携带命令或指令。在古代,它通常指的是官员携带**的命令或指令出行,执行特定的任务或传达重要的信息。
在文学作品中,“挈令”可能出现在描述古代官员或使者执行任务的场景中,用以强调其使命的正式和重要性。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但在历史或古代文献的研究中,它可能偶尔出现。
“挈”字在古汉语中有携带、带领的意思,“令”则指命令或指令。这两个字组合起来,形成了“挈令”这个词汇,其使用主要集中在古代文献和历史记载中。
在古代**,挈令的行为体现了皇权的威严和官僚体系的运作。官员挈令出行,不仅是执行任务,也是展示皇权和国家权威的一种方式。
对于现代人来说,“挈令”可能带来一种古朴、庄重的感觉,联想到古代的礼仪和秩序。
在现代生活中,“挈令”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因此很难有直接的个人应用。但在学*古代文化和历史时,了解这个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古代社会的运作方式。
在创作古风诗歌或小说时,可以使用“挈令”来描绘古代官员的形象,增添作品的历史氛围。
结合古代官员的形象和古代宫廷的音乐,可以更好地理解“挈令”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指的是携带重要文件或命令的行为,但具体词汇和用法会有所不同。
“挈令”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的政治和社会结构。在学语言和历史时,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库,增强对古代文化的感知和理解。
1.
【挈】
契约,书契。 同: 契
【引证】
《汉书·沟洫志》-今内史稻田租挈重。 、 卫觊《魏受禅表》-书挈所录帝王遗事。
(形声。本义:提起)。
2.
【令】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集聚的“集”;下面是“人”,象跪在那里听命。从集从人,表示集聚众人,发布命令。本义:发布命令)。
同本义(上对下有所指示)。
【引证】
《说文》-令,发号也。 、 《诗·齐风·东方未明》-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 《孟子·离娄上》-既不能令,又不受命。 、 《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 、 陈寿《三国志》-令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 、 《史记·陈涉世家》-召令徒属曰。 、 《战国策·齐策》-乃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