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24: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24:18
1.《书.舜典》"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孔传"麓,録也。纳舜使大録万机之政。"后以"纳麓"谓总揽大政。
1. 【纳】 - (形声。从糸(mì),内声。本义:丝被水浸湿)。 -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纳,丝湿纳纳也。 、 刘向《九叹·逢纷》-衣纳纳而掩露。 【组词】 纳纳
2. 【麓】 - (形声。从林,鹿声。本义:生长在山脚的林木)。 - 同本义。 【引证】 《说文》。 按,山足大林也。-麓,林属于山为麓。 、 《水经注·漳水》注-麓者,林之大者也。 、 《礼记·王制》-林麓川泽。 、 《周礼·柞民》-掌攻草木及林麓。 、 《周礼》。郑玄注:“竹木生平地曰林,山足曰麓。”-林衡每大林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