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8:28: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28:09
圆明园:圆明园是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西郊,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万春园)组成,统称为“圆明三园”。它是园林艺术的典范,被誉为“万园之园”,在18*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焚毁,现仅存遗址。
圆明园的名称来源于术语“圆明”,意指智慧圆满光明。园名的选择反映了清朝对文化的推崇。随着时间的推移,圆明园成为了园林艺术和文化遗产的代名词。
圆明园在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园林艺术的杰作,也是清朝皇家文化的缩影。其被毁成为了**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标志,激发了民族主义情感和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
提及圆明园,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历史的沧桑、文化的失落和民族的复兴。它唤起的是一种复杂的历史情感,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在个人经历中,圆明园可能是一个旅游目的地,一个历史学*的对象,或者是一个文化讨论的话题。每个人对圆明园的理解和感受都是独特的。
在诗歌中,圆明园可以被描绘为“历史的镜像,文化的遗珠”,在故事中,它可以是一个时间旅行的目的地,一个历史谜团的背景。
圆明园的遗址可以激发人们对古代园林的视觉想象,而关于圆明园的音乐作品或纪录片则可以唤起听觉上的历史共鸣。
在不同文化中,圆明园可能被视为**文化的象征,与西方文化中的古罗马遗址或埃及金字塔等具有相似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圆明园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一个具体的地点,更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激发人们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文化的尊重。
1.
【圆】
(形声。从囗(wéi),员声。本义:圆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圆,圜全也。 、 《易·系辞》-圆而神。 、 《大戴礼记·曾子天圆》-天道曰圆,地道曰方。 、 《墨子·天志》-中吾规者谓之圆。 、 《淮南子·地形》-水圆折者有珠。 、 《墨子·法仪》-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 、 《广东军务记》-方圆两炮台。
【组词】
圆丢丢、 圆浑、 圆领、 滚圆
2.
【明】
(会意。甲骨文以“日、月”发光表示明亮。小篆从月囧(jiǒng),从月,取月之光;从囧,取窗牖之明亮。本义:明亮,清晰明亮)。
同本义。与“昏暗”相对。
【引证】
《说文》-朙,照也。 、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照临四方曰明。 、 《诗·齐风·鸡鸣》-东方明矣。 、 《国语·周语》-明,精白也。 、 《书·洪范》-视曰明。 、 《礼记·中庸》-明则著。 、 《尔雅》-明星谓之启明。 、 《诗·小雅·大东》-东有启明。 、 《荀子·天论》-在天者莫明于日月。 、 唐·李白《秋浦歌》-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 苏轼《赤壁赋》-“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 方苞《狱中杂记》-禁卒居中央,牖其以通明,屋极有窗以达气。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明月斜挂。 、 唐·杜甫《春夜喜雨》-江船火独明。 、 蔡元培《图画》-明暗之掩映。
【组词】
明星、 明珠、 明明、 明丢丢、 明晃晃、 明晦、 明彩
3.
【园】
(形声。从囗(wéi),袁声。形符为“囗”(wéi),表示范围。本义: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地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园,所以树果也。 、 《三苍》-种树曰园。 、 《周礼·大宰》-园圃毓草木。 、 《周礼·载师》。注:“樊圃谓之园。”-以场圃任园地。 、 《易·贲》-于丘园。 、 《诗·魏风·园有桃》-园有桃。 、 《乐府诗集·长歌行》-青青园中葵。 、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田园将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