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1:41: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1:41:47
词汇“[宕往]”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古汉语词汇或者方言词汇。由于其不常见,我将尝试从我能找到的相关信息中进行分析。
“宕往”在古汉语中可能指的是“拖延、耽搁”或“放纵、不拘束”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可能只在特定的文学作品或方言中出现。
由于“宕往”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它可能出现在古文、诗词或者某些方言中。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用来形容人物的行为或态度,表达一种放纵不羁或拖延耽搁的状态。
“宕”字在古汉语中有“拖延”、“放纵”的意思,“往”字则有“去”、“进行”的意思。结合起来,“宕往”可能指的是一种拖延或放纵的行为。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个词汇可能逐渐被更常用的词汇所替代。
在古代社会,时间观念可能不如现代社会严格,因此“宕往”这样的词汇可能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时间的态度。在现代社会,由于时间观念的强化,这样的词汇逐渐被边缘化。
对于现代人来说,“宕往”可能带来一种消极的情感反应,因为它与拖延和不负责任的行为相关联。
由于“宕往”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个人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这个词汇。
在创作中,可以将“宕往”用于描绘一个放纵不羁的人物形象,或者用来讽刺那些总是拖延的人。
由于“宕往”与拖延相关,可能会联想到懒散的姿态、缓慢的节奏或者混乱的场景。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宕往”的词汇,但会有表达类似概念的词汇,如英语中的“procrastinate”(拖延)。
“宕往”作为一个古汉语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反映了语言的历史演变和文化背景。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的丰富性和历史深度。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虽然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宕往”,但了解其含义和用法可以增加我们对语言多样性的认识。
1.
【宕】
洞穴;洞屋。
【引证】
《说文》。按,字从宀,洞屋当为本训。洞屋者,四围无障蔽之谓。-宕,过也。一曰洞屋。从宀,碭省声。
穿过;通过。
【引证】
《列仙传》-邗子寻犬,宕入仙穴。
2.
【往】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止,从土。意为从这个地方走向目的地。本义:去,到…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往,之也。 、 《礼记·玉藻》-大夫有所往。 、 《易·咸》-憧憧往来。 、 《国语·晋语》-吾言既往矣。 、 《庄子·逍遥游》-往而不返。 、 《庄子·天道》-往见老聃。 、 《列子·汤问》-跳往助之。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随其往。 、 、 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子何恃而往。
【组词】
前往、 往造、 往教、 往旋、 往蹇来连、 往人、 往至、 往程、 往夫